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钢铁产业减排压力大 搬迁能否解决高污染难题

2013年01月23日 10:52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对于钢铁产业的发展,《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指出,要优化高炉炼铁炉料结构,降低铁钢比。推广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推动干熄焦、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等二次能源高效回收利用,鼓励烧结机余热发电,到2015年重点大中型企业余热余压利用率达到50%以上。支持大中型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国家环保要求严格了,对钢铁产业产能有所控制,节能降耗设备有更严格的标准。这就要求企业要投入资金进行冶炼技术的开发,以降低排污率和二次污染。”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张琳表示,雾霾天气导致国家会将钢铁行业列入两会讨论中,定会对其进行一定的限制,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当然,钢铁企业自身也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会积极采取措施提升环保技术,因为这样,一是可以对废气二次利用,从而节约成本;二是可以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张琳认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涉及很多方面,不仅仅是压制产能,更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不仅仅是靠价格竞争,更要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关键技术水平。现在钢铁业产能过剩,如果产量控制了,污染自然会有所控制。

  和讯网总编辑王炜表示,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但特需钢又需要进口。国家要加强大产业结构调整。

  其实,此前几年,政策一直在加大对钢铁业的调控,但张琳认为,“效果并不理想”。她说:“钢铁产业在重工业中排污率很靠前,真正达到绿色钢铁并不好实现。国家将排污指标下达到各省,而在各省,国有钢铁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不好管理。且地方政府为了扶持当地经济,也并不会对钢企采取真正的强制手段,往往政府突击检查,企业突击过关。”“钢铁企业从内陆城市搬迁到沿海地区成为趋势。一方面,排污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海水还可转化为淡水。宝钢从上海搬到湛江,首钢从北京石景山搬到唐山,各大钢企都在陆续搬迁中,石家庄的钢铁厂也迟早是要搬的。”

  不过,“搬迁后的钢铁企业资金效益并不很乐观。”张琳坦言,企业在搬迁的过程中,选址、建设、投产等一系列环节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通常是4~5年,经济效益会受到很大影响。比如,“首钢在2008年搬迁到曹碑店后,效益并不理想,一直处于亏损。企业在搬迁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张琳认为,因为搬迁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所以民企很难有搬迁的机会,只能自生自灭。“国企往往得到国家支持,在贷款等方面可以享受便利,因此有资金进行搬迁,但民营企业就很难做到了,就是选址都很难。”记者李韶文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