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我国煤炭进口激增,是喜是忧?(2)

2013年01月23日 13:43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进口煤成本优势明显,不少用煤大户直接采购国际煤炭,对国内煤炭价格造成一定打压。中银国际证券发布的周报显示,今年1月14日前一周,国际煤价全线下跌,跌幅在1%—2%。国产动力煤价格基本稳定,进入“三九”后全国天气越来越冷导致煤炭需求增长的背景下,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周价格为每吨620元,环比仍然只是持平。

  煤价是如何涨上去的

  远渡重洋而来的煤炭为何比国内煤价还要便宜?难道相隔万里的成本竟然比国内城际间的运输还要低?

  事实的确如此。李朝林告诉记者,仅从运价比较,从美国进口煤炭,吨煤运输成本仅为20多美元;而从内蒙古包头到秦皇岛的吨煤运输成本则要近50美元;如果从较远的新疆运到内陆河南,运输成本则接近吨煤80美元。

  “中国山西、陕西、内蒙古三地占了全国煤炭产量的半壁江山,而煤炭需求市场则在东南沿海地区,这就形成了庞大的煤炭运输市场。长期以来,受制于铁路、公路的垄断地位,加之市场供需两旺,造成煤炭运价不断攀高,煤炭运力持续紧张,运输成本几乎占到煤炭成本的一半以上。”王立杰表示,当前煤炭市场的低迷、进口煤创纪录的状况进一步彰显了国内铁路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和紧迫性。

  成本远不止于此,除了运费,国内煤炭生产企业要上缴的各类税费、基金更是名目繁多。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被强加的,而这些都无疑要附加到最终的煤价上。山西省物价局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曾对省内近500家煤炭产销企业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经批准、合法的收费共计92项。其中,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就达40项,属于经营性收费6项,铁路运输杂费等46项。如果加上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实际收费项目在100项以上。

  各种税费让煤炭企业不堪重负却也有苦难言。一位熟悉煤炭行业的人士对记者说,这一轮煤价上涨,获益最大的其实并不是煤矿。如果一吨煤的收益是100元,其中政府部门的税费占到20元,错综复杂的中间环节拿去了60元,“每个相关环节都想从煤价中分一杯羹,煤价不高才怪。” 煤炭是基础性能源,煤炭的价格会直接影响到全产业链上所有商品的价格。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从一个煤炭出口大国到一个煤炭进口大国,煤炭价格的竞争力下滑远不止市场需求那么简单。

  暴涨时代已经过去

  入冬储煤时节来临,往年地方省政府领导挂帅保煤、电厂抢煤备煤的场面没有出现。

  在煤炭供大于求、库存居高不下、煤炭消费增幅放缓的市场条件下,资源、运力相对宽松,电厂暂无断炊之虞,但煤炭的“冬天真的来了”。

  “预计2013年煤炭进口量仍将保持高位,进口煤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冲击不断加大。尤其在今年三、四月份冬季供暖期结束、煤炭需求下降后,国内煤炭企业将会过一段苦日子。”事实上,王立杰的预判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现实。记者日前在东北及内蒙古等地发现,一些挖掘成本高、资源禀赋差的老煤炭企业产量大不如前,职工已提前放假回家。

  近两年,由于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煤炭市场经营主体迅速增多,包括电力、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资金纷纷购买煤矿,煤炭市场产能释放过快,早就埋下了市场供过于求的隐患。

  王立杰认为,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能源供应仍以煤炭为主,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降低高耗能产业、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将是未来大势所趋,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煤价高企、市场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大量进口煤涌入会对国内煤炭市场形成冲击,而且这种冲击程度将越来越明显,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进口煤的增加总体上对国内市场是件好事,符合国家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源政策。”煤炭信息研究院能源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革指出,一方面,可以保存更多国内资源,少挖煤,减少环境和安全的压力;另一方面,价格竞争也可以促进国内煤炭企业节约成本,改进管理,减少能源浪费。

  显然,煤炭价格适度回归,有利于缓解煤电矛盾,但如果出现煤价过低、煤矿盈利能力不足,反过来也将影响企业安全投入、环境治理和改善民生,不利于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温 源)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