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

2013年03月06日 11:3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加快推进美丽海洋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我国沿海建成全球最发达、最优美的滨海岸线之一,成为实践科学发展的核心展示区。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分明确指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我国海洋管辖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约为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大陆海岸线长1.84万公里,为全球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但长期以来粗放分散的海洋经济开发模式导致海洋开发秩序混乱,岸线资源浪费严重,海洋生态过度透支,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在海洋功能区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美丽海洋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我国沿海建成全球最发达、最优美的滨海岸线之一,成为实践科学发展的核心展示区。

  我国是海洋资源大国,但按人均和单位面积算,又是海洋资源贫国。我国人均海洋面积只有0.0029平方公里,为世界沿海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长度位列世界第94位。紧张的海洋资源状况要求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海洋开发新模式。目前我国海洋资源过度利用与闲置并存,项目盲目无序,功能分区不清晰,海洋生态恶化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止。长期以来掠夺式的海洋开发浪费了大量岸线资源,陆源排污总量不断增加,沿海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赤潮灾害多发,部分区域海岸侵蚀严重;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且呈逐年扩大趋势。全国约2.2万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水体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70%以上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水质,35%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沉积物未达到环境质量要求。因此,迫切要求加快调整海洋产业布局,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缓解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海洋开发模式的根本转变,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此建议:

  第一,绘制《全国海洋经济地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海域的自然属性、资源禀赋和当地的产业特色为基础,遵循“集约布局、协调发展、海陆联动、生态优先”的基本思路,编制《全国海洋经济地图》,对各海洋区进行用海统筹。《全国海洋经济地图》以图文形式标注出各区域的主要海洋地理和环境特征、海洋资源分布、海洋经济发展定位、海洋产业布局、海洋项目规划,以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套、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跨行政区化的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指导全国未来10至20年的海洋开发建设。其作用,一是在岸线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调整和满足不同产业和地区的用海需求,体现各地大海湾、大半岛、大海岛、大群岛的不同海洋地理环境特征的不同开发要求;二是统筹海洋资源开发次序,避免岸线资源的过度浪费,扭转海洋生态恶化趋势;三是优化全国海洋产业布局,避免产业过度重构和重复建设,促进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沿海绿道”。借鉴国外先进的海岸绿道建设经验,自北向南,分段建设沿海绿道,途经沿海各省、市、城镇,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滨海旅游于一体,每隔十几公里,在高处或风景点建设驿站、小型停车场、咖啡屋,供游人观景、休息。沿海绿道与沿海主线交通相衔接,构成公路、自行车道、徒步道的带状网络。沿海绿道既可以保护敏感的沿海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并为两栖野生动物迁移提供通道,又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游憩机会,可以步行、爬山、骑自行车、游泳、划船,以及其他户外休闲活动,还可以为人们提供重要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价值,成为滨海旅游的重要元素。全部建成后更可为沿途居民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

  第三,建设蓝色景观带。在都市滨海区,重点保全海洋岸线与城市景观的完整性和特殊性,设计和保留城市与滨海岸线的生态景观廊道,保证市民的休闲需求,塑造滨海城市文化,体现现代滨海城市的特色。在一般滨海区,对海岸线进行景观式美化,从岸海交接处往内陆延伸1—2公里作为沿海景观带,把海洋、沙滩、青山、河流、潮汐等滨海自然景观元素和路、桥、船、社区、灯光等人工景观和活动区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立体的滨海蓝色景观体系。在岛屿区,对于有人居住的岛屿,把岛上城镇或社区建设纳入岛屿的生态景观建设体系中,利用海岛自然和人文景观,海滨浴场等与大陆山川迥然不同的海岛风光,发展旅游产业。对于无人居住的岛屿,创新管理体制,在保留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前提下,把使用权有偿出租给个人,主要用于娱乐和居住开发。 向晓梅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