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管理缺位走不出先污后治的怪圈

2013年04月10日 10:2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目前,占江门面积2/3的潭江流域,只剩下一个饮用水取水点在运作。潭江流经的恩平、开平、台山、新会等地,纷纷舍弃潭江取水点,转而向水库要水喝。近年来潭江水质急剧下降,有市民认为,近几年上游的恩平市在邻近开平市的沙湖镇新建了16家大型陶瓷企业,有约130条陶瓷生产线,由于陶瓷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与潭江河水质恶化有很大关系。

  企业选择到哪投资是企业行为,原本应该受控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不到万不得已,政府不宜干预过多。但在“全民招商引资”的热潮下,本来身负“选商选资”重任的政府部门,那只有形的手总也闲不住。一旦政府参与招商引资,就很难正常行使管理权、执法权,进而使职责错位,管理缺位,就永远都走不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过去招商引资,主要靠打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优惠的财税政策这三张王牌,而现在土地红线越收越紧,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财税优惠随着宏观政策的调整而打折扣,真正环保的优质项目很难抢到手。倒是那些占地多且税收也不一定就多的污染项目随手可拾。在急功近利之下,一些地方企图用宽松的环保政策来吸引外来投资,那些高消耗、高污染、来钱快的项目也就顺势死灰复燃,被当作财神一样争相引进。问题在于,在招商任务重与可引资金稀缺的夹缝中,不仅是来者不拒,还需使出浑身解数去争去抢,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污染论证、审查把关、监督规范?原本互惠互利的招商引资成了损己利人。一些重污染项目大捞一把过了免税期就一跑了之,结果原本的山清水秀、丽日蓝天,被糟蹋成山秃水浑、雾霾蔽日。

  以牺牲民生利益、破坏生态环境为沉重代价,即使引来那么点资金,除了给资方带来财源以外,对当地百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剩下多少好处?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经济指标看上去很美,但如果将土地、税收乃至环境的代价进行折算,是赚是赔还真是个未知数。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