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发泡餐具解禁引白色污染担忧 配套政策难跟上(2)

2013年04月18日 10:13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污染与否取决于回收

  那么,发泡餐具解禁之后,“白色污染”会卷土重来吗?

  国家发改委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条目调整的说明显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的原因包括这一产品能降低原料消耗、节约石油资源,以及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等。

  在不少网友看来,发泡餐具虽然在经济成本上有明显优势,但解禁这一产品,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好好算算“环保账”。网友“未来蓝”的质疑很有代表性:“发泡餐具如何回收再利用,环保账如何算,这些都是需要正视的问题。”

  针对公众最为关心的环保问题,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在健全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并不一定会导致“白色污染”。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张勇介绍,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和城市卫生法规体系的不断健全,随手丢弃垃圾的行为已大幅减少。再加上废弃物回收体系逐步建立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不太可能再出现当年那种严重的‘白色污染’现象”。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林逢春经过专业计算得出结论,在达到70%的回收情况下,发泡塑料餐具比生物降解餐具更为环保。

  市场准入、回收机制亟待建立

  “解禁”只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起点,绝非终点。尽管发泡餐具有节约资源等优势,但缺乏产品标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成熟完备的回收机制依然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记者查阅到一份国家发改委当年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解读,“应尽快制定一次性发泡塑料行业的准入条件,建立和制定回收再利用的机制及相关标准等。上述工作完成后,择机将其从淘汰类目录中删除。”依照解读,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准入和回收机制都建立了,解禁措施才可实施,但是现状是:发泡餐具的生产厂家并未被发放生产许可证,每天城市中大量的发泡餐具,亦无专门的回收渠道。

  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专家建议,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抓紧制定一次性餐具的生产、使用及其废弃物收集处置的管理法规和实施细则,修订并提高产品的行业标准和制定科学的准入制度。在解禁的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准入规则和卫生标准,同时要建立起废旧一次性发泡餐具回收体系。

  “监管部门应管住市场底线,对个别不法企业使用假料、废料制作发泡餐具的行为依法惩治。”张勇说,“同时,还要明确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纳入强制回收目录,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环保账’。”

  微博观点

  一次性发泡餐具被禁14年后获得重生,令人迷惑。是以前错了?还是另有原因?从理论上看,这种餐具无害,可以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是否可行仍需考量。在生产监管、质量检验、回收体系、公众使用等诸多环节,都必须到位才行。否则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危害,损害健康和污染环境。我们准备好了吗?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以前的绿皮火车是可以开车窗的,现在火车多是全封闭的,这从源头上堵住了铁路沿途的白色污染。一次性发泡餐具盛装食物是安全的,安心使用。当用税收来要求生产厂家承担一定比例的回收义务,发泡餐盒的环境友好才更有保障;以此为契机,培养全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是回收可循环、解决白色污染的基础。

  ----朱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蔡新华 刘静)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