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央企数减至113家 二重划归国机

2013年07月22日 09:40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中国大型央企的数量又缩减了一家。7月18日,*ST二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下称“二重”)转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关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的通知》(下称“《通知》”),中国二重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机”)实施联合重组。

  “中国二重整体产权无偿划入国机集团,作为重组后新集团的全资子企业。”公告称,同时,国机未来将间接收购中国二重所持*ST二重16.39亿股股份,占总股本71.47%股权。

  公告显示,该交易“尚需取得中国证监会豁免国机集团因本次收购而触发的要约收购义务的批准”。据国资委提供给《国际金融报》记者的资料,一旦交易最终完成,中国央企的数量将减少至113家。

  相关专家昨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不排除未来央企间的进一步整合及数量的进一步减少,但对于央企来说,“下一步或须更注重行政和市场分离等方面的改革”。

  二重得“强援”

  作为2010年在A股市场中获得200倍认购的明星企业,*ST二重的业绩从2010年起就不断下滑。财报数据显示,继2011年出现亏损后,2012年该公司又巨亏28.89亿元。据规定,一旦2013年全年亏损,*ST二重就将退市。

  但7月18日,*ST二重却获得了“强援”——国机集团的“进驻”。资料显示,国机集团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2年营业收入达2134亿元。

  对于此次交易的原因,*ST二重公告的说法是,“围绕培育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流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国二重和国机集团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高度出发,采用联合重组的模式,将中国二重整体产权无偿划转进入国机集团,以更好地履行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历史使命,加快提升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公告还称,联合重组后,国机集团将以中国二重为平台,“先行加快构建其高端重型装备研发与制造板块,由中国二重实行板块统一管理,尽快推进国机集团所属关联业务企业与中国二重所属企业的内部合作等”。对此,有分析称,国机间接控股*ST二重后,“将为双方的资源整合和未来的资本运作打开想象空间”。

  “现在一切以公告为准。至于后续在资本、行业市场中的动作等,我们现在暂无表态。”对于上述观点,国机有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回应说。而二重有关人士则婉拒了本报的采访要求。

  央企仍将重“质”

  据本报了解,“二重划入国机,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是今年以来央企间的第二次整合。此前在今年3月,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降级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可以预计,央企未来将进一步整合,数量也将进一步减少。”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事实上,2003年国资委成立到现在,央企数量已从最初的196家降到了现在的113家。据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的设想,未来央企的数量会设定在100家左右。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2010年更曾直言,“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的数量将减少至30-50家”。

  崔新生预计,“一些亏损严重的企业,在扭亏压力下,可能会接受来自业绩良好企业的交易要求。就行业方向看,中国的能源和电力行业未来也可能出现重组调整的动向。”

  不过,就目前情况看,央企数量减少或不是蒋洁敏时代的国资委的最主要任务。今年以来,蒋洁敏多次强调“保增长”,并提出了“增加值增长要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要达到10%以上”的目标。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认为,重“质”体现了对国有资产的尊重,但站在市场角度,一方面,得承认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等领域确实要由央企进行整合收编,但其他一些需要竞争性质的行业,央企却应逐步退出,让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其中。

  【相关链接】

  中航研制出最大推力振动台

  据央视昨日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宣布,成功研制出70吨级的世界最大推力的振动台。这标志着中国大型装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同时,这一振动台的问世,对中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将起到推动作用。

  中国原来的运载火箭直径是3.35米,随着长征五号的整流罩尺寸增加,重量也在不断增加。在中国大飞机大火箭这样的大型装备研制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考验设备在振动环境下的承受能力,而中国最新研制出的振动台今后就要在这样的大尺寸部件试验过程当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702所研究室主任张巧寿表示,新型振动台对于下一代在研的大型、更大型运载火箭也是必备的振动试验设备。(本报综合报道)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