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直击城市排水现状:“出口”不畅 何以安居

2013年07月22日 14: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入汛以来,多地出现强降雨过程。一些省份持续遭受暴雨袭击,部分城市遭遇强降雨。城市下水管网设施是否完好、排水是否通畅,关系城市安危。近日,新华社派出记者,兵分几路,直击城市“出口”现状。

  西安:“暴雨必涝”痼疾难消

  今年5月28日凌晨,西安突降大雨,尽管雨量只有20多毫米,依然出现多处“看海”景观。西影路灯具城门口一片汪洋,积水深处达20厘米,车辆和人员无法通行。

  西安作为一座古城,城市排水存在排水出路不畅、管网系统建设滞后、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根据今年汛期西安市政部门的防汛预案,需要重点防范的内涝点有57处,广场、低洼小区等需要防范的重点区域有793处。

  西安市市政公用局办公室主任奚庆介绍,西安市近年加大排水管网投资建设力度,已建成排水管道2000多公里,泵站30多座,努力实现“中雨不积水、大雨少积水、暴雨短积水”。

  尽管近几年加紧整治,目前西安容易积水的内涝点仍有50多处,主要分布在三类区域:一是城中村或棚户区地区;二是二环路到三环路之间的连接线;三是短时集中降雨量超出市政设施设计预期的路段。西安绝大多数城中村排水能力较差,一些城中村甚至没有地下排水系统,有些城中村自建的排水系统没有与市政排水管网衔接。

  管网设施欠账是西安城市容易发生积水的主因。西安主城区排水管网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布局,管径设计较小,许多老城区路段设计标准很低,一些新建城区的管道也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目前全市城市污水管网普及率近90%、雨水管网普及率近70%,与城市排水实际需求还有不小差距。根据规划,西安市计划2020年污水管网普及率达到98%以上,雨水管网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北京:城区仍有64座下凹式立交桥尚未改造

  7月19日,在去年“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积水严重的广渠门桥,记者看到,雨水箅子都清理干净,雨水将汇入200多个雨水箅子,通过管道,流经泵站抽入方沟,再流入不远处的东护城河。

  北京市从下凹式立交桥改造、排水管线清掏等方面入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针对城区下凹式立交桥区在强降雨下易出现积水情况,自去年9月起,北京对20座下凹式立交桥区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和改造雨水管线22.6公里,新建调蓄池19座,以提升雨水泵站的收集、抽升、调蓄雨水的能力。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书函说,排水系统要做到良好运转,一方面需要更细致地规划铺设管道,另一方面靠平时的管理和维护。排水问题不全是管道的问题,更多的是人的问题。如有没有专业的人定期有效地维护,有没有足够的下水道巡查员及时排除管道破损、沉积物淤积等问题,有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疏浚河道、排查管网等。

  北京市防汛办表示,现在北京市仍有1180公里中小河道尚未达标治理,河道清障还面临一些困难问题;城区仍有64座下凹式立交桥尚未改造;部分小区的雨水管线还没有彻底清掏,遇到暴雨天气,雨水很难快速排走。此外,在一些地下空间、私房,老旧破损的房屋,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些都是今年汛期的考验。

  武汉:抵抗暴雨排水标准仅为一年一遇

  经历2011年6月“到武汉看海”的尴尬遭遇后,武汉市在今年7月初的梅雨季,出现城区大面积内涝现象,再度暴露出城市排水能力不足和设施建设滞后的“短板”。

  7月5日至7日,武汉遭遇连续暴雨。记者7日在武汉市中南路、岳家嘴、黄浦大街、汉口火车站等区域见到,城区主干道不少路段大面积积水,雨水漫入邻街店铺与民房,大量车辆在水中熄火抛锚,部分区域积水深度达到1米。长江隧道也首次因城市积水而临时关闭。

  在汉口香港路的一些居民社区,记者看到淹在水下20多公分的地下排水口,非但没有引水排水,反而不断在向街面“反灌”,造成积水点水位迅速抬高。

  据现场处置的水务工作人员介绍,下水管道“反水”现象是因下水管道积水无法迅速排出,导致雨水反灌城市低洼地带,“这充分反映出武汉的雨水抽排能力不足”。

  据武汉市水务局介绍,造成7月7日内涝的主要原因在于降雨量大幅超过全市现有排水设施承受能力。由于雨汛同期,部分排水口与长江、汉江或湖泊水位高度相差无几,因此武汉市目前城区排水防涝多采取“围起来、抽出去”的强排模式,主要依靠泵站抽排。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处长项久华说,武汉市现有排水系统仅能承受日降雨量100毫米,小时降雨量34.5毫米的暴雨,抵抗暴雨排水标准仅为“一年一遇”。

  与此同时,地面硬质化严重,湖泊数量和面积锐减,也造成自然环境对雨水的调蓄能力大幅下降。(记者陈钢、郑昕、关桂峰、李劲峰、李荣)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