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日报:电子废弃物处理应围绕减量化做文章

2013年08月06日 09:4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我们在二三十年前开始兴致勃勃地享受电子产品带来的乐趣时,怎么也想不到今天会如此纠结于电子垃圾带来的污染。于是人们便把希望的目光投向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上。然而,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似乎总是跑不过电子产品的产出和使用,电子垃圾越积越多。在当前电子垃圾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是否应该更多地从电子产品的制造、使用等源头上,围绕减量化做文章,努力摆脱这种困境?

  减量化就是尽可能地减少电子产品的垃圾,这就要从制造商和消费者两端做起。从制造商来说,第一,要树立“技术伦理”意识,千方百计减少产品的技术损耗。现在电子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的研发、上市周期日益缩短已是必然趋势,如果不在技术损耗上先做减量化设计,必然会加快电子产品的报废。比如电脑显示屏的亮度在出厂时都被默认调设得很高,除了伤眼外,还加速显示屏的损耗。不管这种调设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不利于电子垃圾的减量化。当然,技术损耗的减量化设计必定会影响制造商的销售利益,但反过来说制造商在电子垃圾产出的减量上是否也应有所担当呢?第二,要树立“社会伦理”意识,理性减低新产品的面市频度。当下产品研发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心态。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推出新技术的制造商在为社会带来便利而自豪的同时,也要反思可能为社会带来的隐患,既要抢夺新技术的“入口”,也要主动预先谋划其“出口”,即使一时拿不出成熟的处理技术也要有雏形方案。用这样降低新产品面市频度的办法来减少垃圾于社会是值得的。

  从消费者来说,第一,要矫正过度消费的观念。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崇尚过度消费,攀比心理严重,在享用电子产品时更是如此。比如频繁换手机,不少人一款手机的功能还没掌握全,眼睛就瞄上了另一新款,有报道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换手机频率最高的国家。严重的喜新厌旧,加上新产品宣传广告的推波助澜,使手机纷纷提前“下岗”。试想,如果手机的人均使用年限达到10年,能减少多少电子垃圾产品,又会节省下多少社会成本?!第二,养成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电子产品的使用习惯与产品损耗存在密切关系。比如电冰箱开门的次数多少是影响其寿命的重要因素,很多消费者没注意到这点,增加了很多无谓的损耗。

  如果整个社会都动员起来,从制造商的技术损耗到消费者的使用损耗都实现了减量化,电子垃圾的减量化就无可限量。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