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反垄断大棒还会打向谁 六大行业垄断现象最严重(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8月16日 09:37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医药业

  跨国药企恐成反垄断调查对象

  眼看跨国药企在华大卖高价药,中国欲挥动反垄断大棒。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三甲医院使用的药品近五成为外资品牌,进口药已经占到了国内市场的一半以上,可以说,已经被外资药企垄断。而外资药企垄断最大“法宝”便是专利。很多进口药原料都是中国制造、中国生产、中国包装,其在专利保护期内的价格却高于中国同类药的4-5倍。

  不过,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很多进口药的专利早已过期,当初投入的高额研究经费也已经收回,却能在中国市场销售十几年一直不降价。有业内人士透露,“进口药品国内销售价格与国外销售价格的差价高达几倍”。由此可见,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引来跨国药企争相淘金,但居高不下的价格却让大部分中国人感叹看病贵。不仅如此,高药价让国外医药巨头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有了更多资本通过行贿等手段来继续扩大销量。近期,多家跨国药企在华陷入贿赂门就被认为是一大力证。

  “只要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上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的实力,而且在中国市场上又以远远高于成本的不公平的高价销售药品或医疗器械等产品,就涉嫌违反我国《反垄断法》中关于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相关规定,应该属于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范围,也很可能成为此次反垄断严打风暴中的目标。”反垄断法律师郝俊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药价虚高以及市场垄断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在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其正在调查多家中外药企的生产成本和定价机制。具体来看,国家发改委将就成本问题调查27家企业,就定价问题调查33家企业。国家发改委称,此次调查旨在了解这些企业内部的成本及定价情况,同时也是为了及时调整药品价格。

  据悉,除葛兰素史克公司和默克公司外,正接受调查的外国企业包括安斯泰来公司、伯林格·英格尔海姆公司、百特国际有限公司和弗雷泽纽斯股份公司等企业。发改委的一个调查小组将在7-10月走访调查上述相关企业。

  事实上,去年发改委就曾启动药品出厂价调查,并特别针对外资专利药品的原料价格和专利信息进行专项统计。但让人意外的是,本应在2012年11月30日就截止的申报工作,却因超过50家外资药企不予配合而迟迟无法完成。而这也被认为是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强行调查外资企业的一个导火索。

  “如果真的对药企特别是外资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预计可使进口药价格至少降低30%。”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药企负责人预测。郝俊波则分析,一旦发改委调查后认定跨国药企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构成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所以违法的跨国药企很可能面临巨额罚单。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