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电网最大负荷纪录一月三破

2013年08月16日 12:07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昨日,北京人再次领略了“秋老虎”的厉害,气温虽然不算高,但超大的空气湿度让树底下都站不住人。当日上午11时35分,北京地区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775.95万千瓦,今年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如果北京电网按照这一负荷“扛”一个小时,便相当于本市80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在这些用电负荷中,度夏降温负荷约占全部负荷的40%至45%。目前,北京电网整体运行平稳。

  12个区县电网负荷超纪录

  7月30日、8月6日,闷热的天气,让北京地区电网最大负荷接连突破历史纪录。今夏持续高湿高温天气导致电网负荷一路攀高。7月24日,北京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590.6万千瓦,同比去年最大负荷增长0.58%。7月30日,北京电网创下历史最大负荷,达到1679.7万千瓦。

  昨日上午的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大厅里,10多位电力技术人员密切关注着监控屏幕上一红一黄两条用电负荷曲线。截至昨日,这两条曲线已在今夏第三次交换位置。

  昨日还位于下方的黄色曲线,代表着2013年8月6日全天用电走势,那天北京用电负荷为历史最高的1716.5万千瓦;“翻身”压在黄线上的红线,则是昨日一天的用电走势,从昨日凌晨开始,这条红色“警戒线”逐渐与黄线拉开距离,直线攀升。

  昨日上午11时35分,北京地区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775.95万千瓦,今年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如果北京电网按照这一负荷“扛”一个小时,便相当于本市80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截至15时35分,除了城区、延庆、门头沟、房山,其他12个区县电网区域负荷均超过历史纪录,北京电网整体运行平稳。

  桑拿天抬高空调使用量

  今年前两次用电负荷创新高时,都是火辣辣的毒日头。相比而言,昨日的天气预报最高气温只有33摄氏度左右,怎么还这么“耗电”?北京市电力公司技术人员解释说,这主要跟空气湿度有关。

  “根据用户用电习惯分析,如果赶上暴晒天儿,虽然温度高但人觉得‘利落’,不感觉闷热难受,只要待在室内减少外出即可防暑,所以并不一定会抬高用电量。”他分析说,可是像昨天这种典型的“桑拿天”,室内外都很闷热,很多市民不开空调就睡不好觉,这也是用电负荷从凌晨开始攀升的最大原因。

  为了应对超大电力负荷的到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呼吁广大市民节约用电,在11时至12时和16时至17时两个用电高峰时段,尽量避免家中大功率电器同时开启,同时提示广大用户将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在26摄氏度以上。

  电力公司首先做起了节能表率。昨日下午,记者在前门和丰北桥附近的两个国家电网北京电力营业厅实地探访时发现,前来交纳电费、办理电卡的市民秩序井然,两家电力营业厅一进门并没有觉得“冷气袭人”。在门口的多功能大屏幕上显示,室内温度为26摄氏度。

  遇停电优先恢复居民用电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新闻发言人干银辉表示,用户从点滴做起就可以有效节能,比如避免电视、空调长时间待机耗电,准备洗澡时不要过早开启大功率的热水器,只要用户把这些细节做好,就可以减少电网负荷。他还提醒广大市民,如发生停电事故,应尽快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

  干银辉表示,受气温和湿度影响,北京电网昨日大多数时间保持在1700万千瓦的负荷水平,主要通过调整运行方式,使电网主要设备负载率基本控制在80%以下,居民正常生活用电能够得到保障。

  “8月15日的电网负荷水平较2010年的负荷增长了110万千瓦,增幅约为6.6%,这对北京电网是个考验,目前从重载设备数量、影响区域来看,电网运行状况大大好于往年。”他说。

  度夏期间,国网北京电力311支应急抢险队、4700名应急抢险人员、16台套应急发电车时刻待命,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国网北京电力承诺,发生电网停电事故时,将本着“优先恢复居民用电”原则,快速调派应急抢修队伍、物资和设备赴现场,开展抢修和处理。在有紧急用电需求情况下,及时调派应急发电车提供应急电源,快速恢复居民用电。    本报记者 刘宇鑫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