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安徽庐江干旱少雨池塘干涸 塘里的鱼被晒成鱼干

2013年08月16日 14:06 来源:中安在线 参与互动(0)

  鲜嫩的豆角被烈日烤成了干草

  长时间干旱导致池塘干涸,塘里的一条鱼被晒了成鱼干

  即将枯竭的河水已经无法满足农作物灌溉需求

  面对玉米绝收,罗河镇七桥村村民非常失望

  水面干涸,水鸟的栖息地越来越少

  对于都市人来说,这个高温少雨的夏秋之交令人烦躁;而对于望着干枯水塘和土地的农民来说,干旱让他们赖以为生的收成拉响警报。昨日,记者走访了干旱较为严重的庐江县。整块玉米地枯黄绝收、稻田边的当家塘行将枯竭、依靠数十年的小渠完全断流......一个多月来,每当天际边传来沉闷的雷声都让农民们心怀希望,可总是以失望收场。他们在寄望于天的同时,也在与天抗争。

  塘底的蚌壳一捏就碎

  昨日中午12点30分,在庐江一条县道边,庐城镇马厂村王大姐正在抽着小塘里的最后一汪水,“也就这一下午了,明天水就没了”。村里的老朱说,今年单季稻大多欠收,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双季稻。可事实上,村里的当家塘早已干涸。 “别看现在塘里还有一些水。这都是从其他地方抽来的。”而这些水也只够给秧苗几天的“保命期”。一旦塘水抽完,村民们说,想收成恐怕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马厂村南边有一口水塘,原本是村民浣洗的地方。眼下,池塘底部龟裂出条条裂缝,老朱竟然可以将整只手伸进去。枯裂的河床上,一只河蚌早早送命,外壳一捏就碎。河蚌边一条小鱼也跟着“陪葬”!老朱说,村子里虽然有自来水,但均出自一口大井,自从一口口池塘干了之后,井中也没有多少水了。村民们的饮用水只能省着用。

  记者探访中沿庐江多条县道行进,道路边罗列着许多池塘,不少只有最后浅浅的“底子”。

  数十年的小渠断流

  下午三点,烈日把泥河镇田地里的棉花死死“摁”住,抬不起头。瓦洋河边,不少村民也耷拉着脑袋守候着插在河里的水管。这条瓦洋河是条泄洪河,河床已接近干涸,只剩大大小小的些许水坑,这是村民最后的希望,抽完这汪水只能等待下雨或外援。

  村民李良幸决定去看看附近一条更窄的“老瓦洋河”。李良幸来到一处两边是枯草中间是沙石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老瓦洋河,完全断流。干涸的河床里坑坑洼洼,有好几个直径、深度皆有两米的水坑。其中一个水坑周围的泥土还很新,里面的水还是红色泥浆的颜色。这些水坑都是李良幸和几个村民在干旱后挖出来的。河水断流,他们只能掘地取水。对于灌溉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据了解,今年夏天庐江县多个乡镇面临缺水困境。不只是稻田,人畜用水也很困难。乐桥镇饮用水源——柯坦河7月份已断流。为保证人畜饮用水供应,乐桥镇镇政府从板桥河水库、虎洞水库调水救急。

  玉米地一把火就能点着

  下午3点10分,骄阳下的庐江县罗河镇七桥村显得十分寂静,村民大多躲在家里。在该村许老村民组村头,潘大哥绝望地望着自家的玉米地。这一亩地上的玉米苗,现在都成了干柴禾。 “一把火就可以点着了。 ”

  40岁的潘大哥说,他的记忆中,从没有这样干旱过。 “已经有两个月没下雨了。 ”而以往到这个时段,老天总会飘出一两场大雨,当家塘里的水基本可以保丰收。 “秧苗地里的水也顶不了几天了。再干下去今年的收成可麻烦了。 ”谈话间,东南角的天空布起了一片乌云,不时还有雷声传来。 “唉!光打雷,不下雨。 ”但潘大哥言语中仍透着一丝期待。

  在庐江县许多农田里,不少经济作物已等不及水源的灌溉,玉米地一片焦黄。而泥河镇瓦洋村李良幸地里的花生叶子也已干枯,就连长成的豆角也被晒成了干草。(刘意、陶伟、马翔宇、李冠玉)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