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市也得热射病:绿影稀疏 无处遮阴 金光刺眼

2013年08月19日 15:2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一夏的持续高温,数条被“热射病”夺走的生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学教科书上就科普过的“城市热岛效应”——这个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可忍受,又不得不继续忍受。

  一个人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会引起神经器官受损,甚至危及生命;而一座城市如果热量过度积蓄,则会直接“反射”于人们的生活。

  如果不希望我们的城市患上“热射病”,那就需要从内而外,为城市“免疫”。

  从北大到西二旗

  绿影稀疏 无处遮阴的窘境

  走出地铁四号线的北大东门站,地铁中浸染的凉意被骤然剥离,无论向南还是向北,暴露在烈日下的人行道都叫人望而生畏。

  撑伞遮阳不再是爱美女孩们的“专利”,三十出头、身材微胖的高先生手举一把浅紫色印花阳伞,急匆匆往地铁站里赶:“这伞是我女朋友的,我一男的怕什么晒黑啊?这路上晒得太难受了,没处躲,没处藏,不打个伞怎么办?”

  另一个撑伞而来的男士,则回头指了指北边人行道上的停车场:“你去那儿走一下,不光太阳晒,车都停在人行道边儿,窗户、后视镜随时闪‘瞎’你。我都快习惯出门带伞了。”

  一旁自行车道上骑行的人们也同样窘迫,中关村北大街上,幼细的银杏树勉力投下几条稀疏单薄、于事无补的淡影。

  这,只是城中众多地铁站、人行道、自行车道的寻常一例。在这个酷夏,许多“绿色”出行的人们却都很难享受到“绿色”的眷顾。

  “暴晒,真的是暴晒!比挤在地铁里还难受!”每天穿城通勤的徐先生心有余悸地说。他上班的公司离城铁十三号线西二旗站的南出口,大约需要步行五分钟,途中并非没有行道树,只不过,这里和北大东门站一样,只有一棵棵细瘦的银杏。于是,这短短五分钟成了他每个通勤日最受煎熬的五分钟。为了避免同样的窘境,非“高峰”时段出门,只要不限行,小徐都会选择开车:“地铁里是凉快,但好多地铁站出来都这样。”

  解读

  少一点硬化,多一点绿色

  石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持续高温,起根本作用的是大气候的变化,而不是城市能决定的。

  不过,由于“城市热岛”现象的存在,在大的气候环境下,城市就更显得热了。一般来讲,城市热岛会比周边地区高两三摄氏度,甚至五摄氏度,这种情况全世界都一样。

  城市热岛的形成是各种原因综合造成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的“下垫面”,就是地面不同:城市以外的地区是土地、植物、水面,而城市主要是混凝土、沥青,这种人工环境本身对热量的储蓄和辐射都比较快。土壤有慢慢蓄热、慢慢释放的过程,而城市地面很快就会把热量反射出来,周边都是空调、房屋、街道,大量的热就会反射到人体上,人们的体感会比较强烈。

  除了微观的体感外,城市本身也是一个热源,有大量的工厂、汽车、空调等各种各样的热源,这也会加剧城市本身的“热岛效应”。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有一些具体措施可改善微气候条件,为城市“降温”。

  比如可以通过减少城市“下垫面”硬化,来给城市“降温”:铺地尽量不要全部用混凝土、沥青,多一些生态化的做法,比如草坪、绿地;哪怕是停车场,也不要全做成硬化的,可以有一些草坪在里面。这都是局部的重要改善,减少这种硬化,能够降低整个城市的热岛效应。

  比如留下更多通风的廊道,除了绿化隔离带,多预留一些“绿楔”(指从城市外围由宽逐渐变窄揳入城市的大型绿地,是城市的“呼吸空间”)。在城市的主导风向上留下一个“绿楔”,随着日夜的通风,就会降低城市温度。

  因为城市除了热岛效应之外,还有一个日夜之间的空气环流。城市热岛本身温度高,晚上降下来,空气会朝一个相反的方向流动,产生一些大气热量的交换;但在实际运用中,开发压力大了,这些“绿楔”可能就被蚕食掉了。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