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举办公众开放日 辽宁红沿河核电的“沟通”之道

2013年08月21日 11:07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核电机组在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之前,都会有很多常规实验,如果当地老百姓不了解,听说了一些实验信息后,心里可能产生疑虑。但事实上,这些都是正常的实验,没有丝毫的安全问题。”红沿河核电公司安全质保部经理张义昌说,这样的事情告诉我们,核电公司需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让核电“去神秘化”。

  和国内很多核电项目一样,由中电投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等比例控股的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在安全控制上有完备的方案和措施。“更关键的是,公司在公关方面也摸索出了一整套较完善的机制,这就是我们在公众沟通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公共关系学’。”红沿河核电公司公关中心主任李丽娟介绍。

  走在红沿河核电站,滨海的核岛以海天为幕,屹然矗立。整个厂区划分为不同区域,秩序井然,干净整洁。“要让公众看到这些,了解我们,认识核电,就要把他们请进来。”李丽娟说。

  作为日常宣传的一部分,红沿河公司在全国核电领域首家设立了“公众开放日”,以开放的心态主动邀请公众走进红沿河公司现场。从2011年6月起,公司一方面和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合作,邀请周边民众前来参观。另一方面,运用新媒体形式,举行了核电“微旅游”,邀请全国各地的博友前来参观。截至2012年底,已接待140多批次、1.2万余人。在公众开放日活动策划中,红沿河公司以政府公务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为重点人群,充分发挥他们公众服务群体的信息枢纽特点,扩大核电科普的二次传播范围。

  “导游也属于我们重点宣传的人群。”李丽娟介绍,因为大连是一个旅游城市,每年来的游客非常多。公司专门和大连市旅游局进行了沟通,把所有的导游请到核电站现场参观,并把核电常识作为导游培训的一门课程来讲。通过导游将核电科普知识传递给游客,增进公众对核电的了解。

  红沿河核电公司在周边的红核希望中学和小学开设核电科普课,推出了核电科普教材,并纳入教学大纲,一学期20多节课。从今年9月份开始,这个科普课将覆盖附近瓦房店市30余所中学的初一年级。

  来到位于公司大楼内的应急指挥平台上,记者发现了两个桌签,上面分别写着公众信息助理和公众信息协调员。这两个职务都是做什么的呢?“主要是负责舆情收集、处理、调度以及信息发布。这是我们公关的重要部分。”公司综合管理部公关中心宣传主管高元勋说。

  为了及时收集环境信息,公司在厂区内外共设有12个24小时环境监测点,这些监测信息与辽宁省环保厅联网,实时传递数据。更重要的是,这些环境信息在8月1日开始正式向社会公开,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核电公司的官网随时查询环境信息。

  为了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公司建立了与周边红沿河镇7个村“一对一”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周边动态,密切周边关系沟通,化解民众的疑惑。

  “人们经常有这样的思维:核电可以建,但不要在我的身边建。所以核电除了安全以外,能不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好处,是公关工作的关键。”李丽娟说,“红沿河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全部建成后,环保效应相当于长白山森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可大大改善大连市和辽宁省的环境质量。”

  “本着建一座核电站,带动一方经济的理念,红沿河公司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大力发展核电的同时,亦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周边居民就业机会。”公司党委书记、第一副经理于长亮说。据统计,红沿河核电站从落户红沿河镇以来,在物业、保洁、绿化等方面给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该镇居民人均收入逐年显著提高,2012年人均收入15991元,比上年提高12.2%。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