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时评:生态罚单的尴尬

2013年09月05日 09:47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今年上半年,陕西省环保部门开出渭河流域水污染“生态罚单”共1.4亿元,渭河干流沿线的宝鸡、西安等多地受到了污染物排放不能达标的“生态处罚”。据悉,这笔罚金将通过省财政向上游城市缴纳补偿,用于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群众饮水安全工程和开展生态修复等工作。

  在实际环境状况面前,这样的生态罚单显得力不从心。在笔者看来,由于这样的罚单终归还是由政府“买单”,所以恐怕很难让相关部门和官员受到触动。因此,仅仅寄望于这样的“生态罚单”来罚出优质生态,有点难!

  近年来,不少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空气、地下水等污染问题。这其中,一些地方官员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为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排污企业大开“绿灯”是重要原因。少数官员甚至与一些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瓜葛,不择手段为排污大户充当“保护伞”,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自然大打折扣。

  可见,要根治环境污染,仅靠政府部门交“生态罚单”是不够的。只有严格环境考核,将环境污染状况与官员仕途紧密挂钩,对那些在环境治理中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严肃处理,才能形成牢固的制度藩篱,督促各级部门和官员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拿出更多有效举措建设美丽中国。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