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我国汽、柴油提质再提价 京沪汽油价只小涨几分

2013年09月24日 10: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油品质量升级加价标准出台

  □京沪等地汽油价或只小涨几分

  今年9月1日,中石化部分在沪加油站率先启动置换沪五标准汽油,但价格却未同步上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不排除调整的可能,令外界一时间猜测纷纭。

  上述疑问终于在昨天有了官方回应。

  国家发改委23日宣布,采用“统一公布、分散实施”的方式对油品质量升级实行加价政策,各地则结合当地实际适时出台当地加价政策。其中,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每吨加价290元和370元,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

  专家指出,油品质量升级加价政策体现了优质优价,有利于加快推进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防治雾霾天气,并对石油公司炼油板块产生重大利好,提振石油公司整体业绩。

  “两桶油”炼油盈利改善

  今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了油品质量升级时间表。按照时间表,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过渡期至2013年底,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过渡期至2014年底,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和柴油标准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城市过渡期至2015年底,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前实施油品质量升级。

  压力之下,两大石油集团也加快了升级步伐。其中,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从9月1日起就开始提前置换相当于欧五标准的汽油。而从10月1日起,中石化还将在沿江8地市及广东6地市置换相当于欧五标准的汽油,其余省区(市)则置换国四汽油。此举较国家统一要求的2014年1月1日开始提升油品质量的时间提前了3个月。

  “中石化早在中秋节前就已下发了停止外采国三汽油的通知,从10月1日起将全面实行国四标准的外采。”隆众石化一位分析师对上证报记者透露说。

  中石油则正在全面开展国四车用汽油升级改造工作,预计2013年三季度全面完成,确保2014年1月1日全国执行国四车用汽油标准。

  9月22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首都大气污染防治能源措施落实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与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中海油总公司等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了重大能源保障项目任务书。其中就包括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实施中石化燕山石化、天津石化、中石油华北石化、大港石化等4个炼厂质量升级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油品质量升级后炼厂也面临设备改进、成本增加等问题。而此次价格政策无疑解除了“两桶油”的后顾之忧,有助其炼油板块的盈利改善。

  来自中石化炼厂的消息显示,自10月1日起,中石化旗下大部分炼厂将开始生产国四汽油,其出厂价将在国三基础上加290元/吨。

  京沪汽油价或只小涨几分

  两桶油喜迎油品升级加价。但对下游用户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成本推升。据卓创资讯测算,车用汽、柴油升级至第四阶段折算后分别需加价0.21元/升和0.32元/升。中宇资讯的测算则显示,升级国五后汽、柴油将分别加价0.12元/升和0.13元/升。

  不过,京、沪两地的加价要小得多,可能每升价格变化只有几分钱。

  “油品质量升级后加价标准是按照炼油企业消化一部分、消费者负担一部分的原则确定油品质量升级加价标准的。此前,北京、上海等地区汽、柴油质量从第二阶段升级至第四阶段时,每吨已累计分别加价410元和480元。按此次加价政策,上述地区汽、柴油质量升级至第五阶段时,每吨只需再加价50元。”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价格政策的操作方式是“统一公布,分散实施”,并不意味着全国油品价格立即都会提高。同时,汽、柴油价格因质量升级提高后,中央财政将按现行油价补贴机制对种粮农民、林业、渔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等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

  “此次国家公布统一的加价标准后,具体操作交给地方,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可以省为单位,也可以城市为单位自行确定油品质量升级进程,并适时按国家规定的加价标准出台当地的加价政策。”上述负责人说。

  对于消费者而言,油品质量升级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费用支出的增加。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以私家车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升测算,汽油升级国四后,车主年支出费用将增加425元/吨左右,总体尚在可承受范围内。

  但对物流行业来说,成本涨幅则较大。以载重50吨的物流货车为例,月跑公里数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为38升测算,柴油升级国四后,车主年支出费用将增加14347元/吨左右。(记者 于祥明 陈其珏)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