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球变暖不止寒地遭殃 研究发现热带地区更脆弱

2013年10月12日 09:18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参与互动(0)

今日视点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在人们的生活中频现,气候变化现象正以各种方式对当地的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人们不断在问,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将会是怎样的状况呢?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确定现代气候影响生态系统和社会混乱的气候变化时间框架,并提供当年度地球上任何给定地点可能“刷新”的过去150年中最极端气候纪录范围的索引。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上,揭示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已迫在眉睫。

  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

  新的索引显示出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卡米罗 莫拉教授与其科研团队集合了所有气候模型,为不同地区预测了什么时候会打破1860年至2005年以来的气候常规。他们发现,若以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作预测,近地面空气温度的逆转将于2047年发生。但在“排放稳定”的情况下,逆转也有可能会推迟到2069年。热带地区将会比全球平均提早几十年感受到“新型气候”。

  基于此,科学家预测了未来100年的气候,以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气候偏差年。他们还计算了该索引的附加变量,包括蒸发量、降水、海洋表面温度和pH值指标。研究表明,海平面pH值在2008年超过了历史端值的极点。这与其他最近的研究结果一致。

  该论文主要作者、社会科学学院地理学系的卡米洛 莫拉说:“该结果令我们震惊。不管这些情景怎样,变化将会很快到来。我们这一代曾经的气候将成为往事。”

  热带物种更易遭侵害

  曾经有一段时间,科学界中流行的观点是全球变暖对热带地区的物种无大碍,这些物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那么大。但一些新的研究显示,与预测及许多研究者的预想不同,气候变化不仅威胁极地熊类和其他适应在寒冷地带生存的物种,似乎也更让那些喜欢在温暖地区生存的物种面临危险。

  快速变化会扰动地球上生物系统的运转,迫使物种要么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移动、停留和尝试,以适应新的气候,要么灭绝。由于热带地区是大部分物种和低收入人民的栖息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保护这些物种和当地人民的唯一方法。稍早前也有研究显示,生活在较高纬度的物种会因气候变暖而迁移到海拔更高地区,物种迁移对国家公园内的物种多样性或基本无影响,但对与之相关的动物数量却受到影响。

  卡内基研究所科学全球生态系肯 卡尔代拉说:“这项工作表明,我们正在将世界生态系统逐出其可能无法应对进化成全新状态的环境。灭绝很可能就是结果。有些生态系统可能能够适应,但是对于其他的,如珊瑚礁,完全损失的不仅是个别品种,而且很可能是它们的完整性。”

  这些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社会体系。在热带地区的影响具有全球的意味,因为那里是世界大部分人口的家园,对总的粮食供应具有显著贡献,覆盖了世界大部分的生物多样性。

  增强应对力时不我待

  现在,世界各地的气候即将超过历史先例。这项研究的相关数据可在互动地图上可视化显示。合著者艾比 弗雷泽说:“通过这张地图,人们可以看到和了解他们所居住地气候变化的进程,增加紧迫感,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超过一亿人生活在相对乐观的情景下,而在2050年之前5亿人将遭遇到极端气候。这将引起人们对食物和水供应、人类健康、传染病传播、热应力、冲突和经济挑战变化的关注。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前署长、现在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简 卢布琴科评价:“此篇论文异乎寻常的重要,它的研究虽建立在早期的工作中,但对生物和人类的后果更加关注。它以一个极其新鲜的方式连接气候模型和影响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点,对物种和人类有发人深省的影响。”

  这项研究表明,任何持续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将需要发达国家减少排放的更大承诺,而在发展中国家,更要有广泛的社会资助及节约能源计划,以尽量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若等待的时间越长,整治将会越难。

  莫拉说:“科学家已经多次警告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显示,这种变化已经来临,而这些结果不应该是放弃的理由,相反,应该是鼓励我们减少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赢得时间适应未来变化。”

  莫等闲,让应对时机再蹉跎! (记者 华 凌 张梦然 综合外电)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