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探废玻璃回收工场:回收处理延缓垃圾围城

2013年10月12日 10:42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原标题:记者探废玻璃回收工场:回收处理延缓垃圾围城

工场的分拣流水线上,工人按类分拣。记者庄小龙 摄

  昨日,本报记者探营广州市内唯一一间专门从事回收处理生活性废玻璃工场,这里日均回收废玻璃150吨,经过简单加工后的碎玻璃产品,最终将提供给玻璃瓶制造企业作为熔制玻璃制品的原料,实现垃圾回收资源化循环利用。

  填埋:不可溶解不可焚烧

  工场负责人说:“作为城市垃圾中最难处理的成分之一,废玻璃既无法焚烧,也无法在填埋中降解,部分含有锌、铜等重金属的废玻璃,一旦随意丢弃还可能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据不完全统计,光是以白云区为例,每年能产生生活性废玻璃约7万~9万吨,如果全部进行填埋,需要14万~18万立方米的空间。“广州全市每年产生的废玻璃估计约在60万~80万吨左右,如果放任不回收或者全部进行填埋,那需要的土地相当于一个中等人口镇的规模。”该负责人说。

  为了更好地做好低值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白云区供销合作联社组建了一间废玻璃回收处理中心。该中心占地6000平方米,现年处理玻璃量5万吨,力争在2014年年处理量达8万吨。

  废玻璃运到回收处理中心之后,要经过数道加工工序:首先是工人将废玻璃按原态、颜色进行初步分类,例如高白片、普白片、绿瓶料、杂品等。随后,用机器对分类后的玻璃进行破碎、清洗。最后,工人还要进行一道精细分拣工序,将金属盖、塑料盖等杂质彻底分离出去。这些经过简单加工后的碎玻璃产品,最终将提供给玻璃瓶制造企业作为熔制玻璃制品的原料。

  回收处理:延缓垃圾围城

  该负责人介绍说,玻璃是一种“资源消耗大户”,每生产1吨玻璃,需要消耗约1.1吨各种原料,包括800千克左右的石英砂、130千克左右的烧碱和同等数量的石灰石,再加上约140升的重油或等比的其他能源。按照目前该工场的处理规模,可替代石英原矿节约38%的能源,减少50%空气污染、20%水污染和90%废弃物。

  广州市回收处理生活性废玻璃工场的发展正面临不小挑战。“场地使用缺乏扩展性,土地面积不足制约了加工处理规模。”该负责人说。同时,价低成本高,废玻璃作为石英砂的替代品,价格一定是低于石英砂,但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运输成本越来越高,玻璃回收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不过问题最大的还是市民分类意识不强,玻璃混入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中去,给回收处置造成影响。”该负责人说,随着市民的分类意识提高,相信废玻璃的分类处理效果能有相应的提高。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