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文保单位变大杂院文化厅长称“心情沉重”

2013年10月16日 11:34 来源:新快报 参与互动(0)

  方健宏做客“民声热线”时表示,会马上督促普查

  ■新快报记者 李海强 通讯员 陈燕舒

  昨日,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带队做客广东“民声热线”。当知广州文物保护单位存在“保护缺位”、“文物保护单位变成外来工大杂院”等乱象时,方健宏当场表示感到“心痛”、“沉重”,称节目后要马上督促进行普查。

  名人故居多处破损——“心痛”

  在昨日的民声热线节目中,节目记者调查反映,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广东历史文献家黄任恒位于海珠区南华西街的故居,由于未被纳入文物保护范围,出现了多处破损。黄任恒的孙子、82岁的黄伯现在依然住在那里,生活条件艰难。

  民间文物保护人士认为,黄任恒故居是民间所仰慕的,应该作为文物。对此,节目主持人问方健宏:文化部门是否有关注名人故居,这是否可以列入到文物保护的范畴?

  方健宏表示曾看过有关报道,“我作为文化厅的厅长,我感觉到比较心痛。”

  他指出,黄任恒故居能不能选为文物保护单位,需按相关标准和门槛进行申报,并需要依法论证。他直言,对于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却很有价值的历史建筑,目前法规保护方面还存在空白。

  文保单位当大杂院——“沉重”

  接着,节目又播放一则关于广州登记文物保护单位变成大杂院的新闻调查。调查反映,广州海珠区同福西路龙导新街的“遁庐”,属于民国时期的建筑,2002年就被广州市登记为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如今这所建筑却连“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也丢失了,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大杂院,杂物和垃圾四处乱放。

  “上一个例子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心痛,这个例子看到以后就觉得沉重。”方健宏当场表态,结束节目后马上督促广州文化部门对这个典型案例作出回应,并对广州类似的状况进行一次普查。

  谈黄牛售卖免费门票——

  近期消灭黄牛不太现实

  在节目中,罗小姐反映,广州每年举办的艺术节都向市民免费派送门票,但由于管理不到位,老百姓不仅享受不到免费的文化大餐,反倒让黄牛钻了空子。

  两年前,罗小姐反映过这个问题。两年后,罗小姐认为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派票没有登记,黄牛党拿着身份证来回排了十几次队拿票,然后在戏院门口高价卖给想看戏的市民。”

  对此,方健宏回应,确实存在黄牛转售免费门票的情况。黄牛的存在,跟文化市场的管理、相关制度的健全、人们的素质有关系,“但要在近时期内采取各种措施消灭黄牛现象,恐怕还不太现实”。

  不过,他也坦承文化部门对此要负责任,要通过更严厉的措施进行监管,打击黄牛。

  谈广场舞盛行凸显文化设施匮乏——

  让文化场所向较高档次提升

  行风评议员王晓华向方健宏提问,现在城市里凡是有一块稍微大一点的空地,就能见到群众在跳舞。但有人批评,广场舞的繁荣说明文化设施的匮乏。调查发现,社区文化建设,基本上就是组织群众唱一唱,跳一跳,缺乏将文化引向社区的特色。对此,方健宏回应,他认为广场舞是越繁荣越好,但不能忽视的是,有一些地方缺乏多样的文化场所,这涉及如何加大文化场所建设的问题。他指出,如何让社区向美术、画画、书法、音乐、讲座等较高档次方面提升,也是文化部门今后要做的工作。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