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京听证代表赞成停车3分钟熄火 环保局建议设罚则(2)

2013年10月25日 10:1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 观点

  公车 停车不熄火应从公车罚起

  一些公车司机停车不熄火,开着空调等领导,担心领导上车时觉得车里温度不够舒适。这些现象也源于公车的油耗是公家买单,不用个人掏钱。

  空军指挥学院退休教师李小溪:北京机关事业单位、军车、警车以及一些执行专门任务的车辆等公车,浪费情况严重。我们常看到一些处于巡逻或待命状态的警车,整天开着发动机、打着双闪停在路边,并称这是规定,是为了有情况时出车迅速,是执行任务的需要。有一次,我去颐和园南门,看见一辆警车停在路边开着发动机打着双闪,两个半小时以后我出来,那个车照旧,还称这是学习美国的经验。

  还有一些公车司机停车不熄火,开着空调等待领导,担心领导上车时觉得车里温度不够舒适。有的则是驾驶员贪图空调舒适,长时间待在车里。这些现象也源于公车的油耗是公家买单,不用个人掏钱。

  停车3分钟不熄火,应进行处罚,并建议先从公车开始。原因有四方面:一是公车数量不少,约为北京车辆总数的五分之一,且公车出驶率较高;二是停车不熄火现象,公车远甚于私车;三是公车便于控制和管理;四是在治理北京大气污染方面,公车理应率先垂范。目前对私车主要还是进行提倡和劝导,以后条件成熟的时候再逐渐加强执法力度。

  技术 路口应加红绿灯时间表

  这种技术问题应该不难,相关部门要想办法解决,要不然没法要求市民和司机做到3分钟停车熄火。

  李小溪:在路口增加红绿灯时间表,对等候时间长的红灯应增加通行倒计时显示,让车主可根据等候红绿灯时间决定是否停车熄火。

  国家民委研究室退休干部黄飞:北京的多数交通路口没有倒计时灯,司机走到路口不知道红绿灯还有多长时间,这在“停车3分钟熄火”执行中存在一定技术难题。

  此前,交管部门曾解释,北京五环内的1500处灯控路口早就实现了由计算机实时优化控制,当南北向路口的车流一直不断而东西向车很少时,系统会自动延长南北向绿灯时间。这可以大大提高路口的通行率,减少交通拥堵。然而在读秒红绿灯试点时,交警发现,读秒红绿灯在这种配时方式的干预下会出现数字驻留或跳秒的现象。目前这一问题还没从技术上实现突破。

  黄飞:这种技术问题应该不难,相关部门要想办法解决,要不然没法要求市民和司机做到3分钟停车熄火。

  地段 医院学校等可率先实施

  如果是在不影响交通的路边,临时停车等人,在停车场、小区、学校等人接物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做到停车熄火。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珂:强制停车3分钟熄火,可以分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比如重点的地段可率先实施。包括学校、医院门口,还有交通拥堵地段,另外空气流动性较差的地段等。

  北京汽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原汽车排放技术总监肖亚平:3分钟停车熄火的措施,不能说什么地段都要求实施。北京本来交通拥堵就比较严重,如果在道路上堵车走走停停的过程中老停车熄火,或是在路口等待红绿灯时都要求停车熄火,估计会造成更大拥堵。如果是在不影响交通的路边,临时停车等人,或是上下车、装卸货物,在停车场、居民小区、医院、学校这些地方等人接物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做到停车熄火。

  ■ 疑问

  强制性执法可否操作?

  肖亚平:停车3分钟熄火,不应作为强制性法律条款,因不具有可操作性。如何取证界定?如你不能执法,又作为强制性条款,这个法律就跟没定一样。只能作为倡导性条款。

  自然之友公众参与项目协调员葛枫:此条款缺乏技术支持。停车熄火3分钟的行为由谁来监督?怎么监督?如何避免执法不公和滥用权力?如果罚款,罚款的额度怎么界定?应该用于什么用途?谁来使用?谁来监督?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金银建出租汽车公司安全总监高鹏:如无法界定清楚,或执法方式不当,就有可能带来许多争执和矛盾,更不利于推广和实施。

  停车3分钟是否合适?

  高鹏:3分钟应是合理的,因时间过短无法保证车辆怠速所消耗的油耗和排放会低于车辆一次启动的油耗和排放。

  黄飞:根据北京的实际情况可以时间更短,2分半或120秒都可以。

  市人大代表李凤芝:从车辆保养和燃油经济方面考虑,3分钟熄火,由于频繁启动对汽车发动机有损害,也费油,有些车主可能就不考虑熄火。如停车等5分钟,很多车主首先从时间上就会考虑将机动车熄火,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另外,从燃油经济方面考虑,还是停车5分钟后再启动在燃油方面更节省。(记者蒋彦鑫 李丹丹)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