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京津冀晋蒙五地60余位专家院士会诊大气污染治理(3)

2013年10月28日 14:37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区域合作怎样高效多赢?

  补偿机制﹢环境基金,合作需平衡环境治理付出与区域利益回报

  “环境污染往往一污染就是一片,不能光治理北京,河北、天津都不管,那样风一刮,污染物就过来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认为,一地的污染治理成果,往往会被周边地区污染产业的不断增长所抵消,因此治理大气污染要进行区域合作。

  张世秋曾做过这样一项统计:以控制臭氧为例,假如仅仅通过北京本地区的努力,来实现臭氧浓度降低到196.7ug/m3(国家二级臭氧浓度标准为200ug/m3),达标成本大概为20.46亿元,而如果与河北、天津携手,达标成本仅为5.72亿元,相差近3倍。“这表明,区域合作能通过确立一个双赢的方案,降低合作方的污染控制成本。”

  然而,区域受益是个整体,各自承担的责任却并不相同。河北在京津冀区域空气治理中无疑压力最大、任务最重。刚刚公布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已拟定50条治理措施。其中,压减燃煤消耗4000万吨、到2017年钢铁产能削减6000万吨等,都是极大的挑战。

  巨大的治理任务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投入和经济付出。专家们认为,如何让治污付出能在区域受益中有所回报,是激励区域合作的关键。

  “要按照责任共担、权责对应、利益共享、协商统筹的原则推进区域协作。”张世秋建议,在整个区域间构建补偿机制和共同环境资金,建立一个良性的利益协调机制,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向。

  张世秋解释说,所说的补偿机制,是指如果一个地区想过早地进入到一个更好的空气质量,并需要其他地区给自己一定支持的话,那么就可以通过补偿机制,在对环境收益和补偿标准进行衡量的前提下,对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的经济和技术补偿。再加上我们传统的“谁污染谁支付”的原则,可以促进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以臭氧控制为例,北京地区是最大的获益者,总健康效益可达440亿元。但对河北而言,更关注的却是PM2.5等其他污染问题。”张世秋说,这时,如果北京想要通过京津冀区域联合治理臭氧,就可以对河北、天津给予一定的资金或技术支持。

  “这种合作机制下,各方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激发,更愿意加入到合作框架中来。”张世秋认为,成本投入更大的地区得到一定经济补偿,区域内同时获得了更好的空气质量,从而实现各方多赢和利益共享。(河北日报通讯员华世勃 记者周洁、郭伟)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