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郑州遭遇建筑垃圾“围”城 每天千余吨无处填埋(2)

2013年11月04日 10:32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尴尬】

  “产量”惊人,正规消纳点难觅

  去年办证运输的总量在1000多万方

  而仅有的消纳点只能“吞下”100万方

  老旧建筑倒下,新的高楼拔地而起,在城市化步伐加速的今天,这已经成为最平常不过的景象。但,城市日新月异的背后,却是建筑垃圾围城的另一幅景象。

  这一点,在郑州愈发凸显。

  据记者了解,如今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市场外迁、地铁及市政交通建设集中开工,拆迁后产生的建筑垃圾量非常惊人。

  “仅陇海路征迁和金水路西延工程的征迁面积就达近70万平米。”郑州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还不包括郑州今年的12个城中村改造和38个合村并城项目,“这几年,郑州每年城中村的拆迁面积都超过1000万平方米。”

  据郑州市城管局固体废弃物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去年,郑州市到他们这里办证运输的建筑垃圾拆迁总量在1000多万方,但这些数据统计不包括港区、高新区、郑东新区,也不包括三环以外产生建筑垃圾以及城中村改造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中除了一部分作为渣土等回填和资源化利用外,有50%~60%被直接卸到郊外的沟壑中。

  陈家珑副主任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有关郑州的数据,让人吃惊。据他介绍,2012年,郑州市拆迁总量为9500万平方米,“按照这个数据,郑州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量惊人”。

  如此巨量的建筑垃圾,是否有规范的消纳点呢?答案是没有。

  记者从郑州市城管局了解到,目前郑州市没有政府管理和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点,仅有4处还为私人投资开办,且分布不均,均集中在郑州市的西部和南部,如侯寨、新郑龙湖附近等地,多为天然沟壑。而实际上,这4处消纳点的容量也有限,总容量仅100万方,而这与郑州每年产生的巨量建筑垃圾相比仅是“毛毛雨”。

  “比如,从郑东新区或金水区跑到那些消纳点来回近百里,而且还要缴纳数额不等的进场费。恶性竞争本来就使垃圾清运价格很低,装卸费、油料价格现在又这么贵,清运车主咋愿意把垃圾运到消纳点呢?”郑州市建筑垃圾行业清运协会副会长丁秋玉说,这样一些垃圾清运车因逐利行为往往将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引发诸多问题。

  【调查】

  郑州市区每天千余吨建筑垃圾无处填埋

  相关环节乱象致使随意倾倒问题屡禁不绝

  采访时,郑州市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按规定,建筑垃圾必须在指定的处理场所进行处理。但现实情况是,市区内每天有千余吨建筑垃圾都无处填埋,随意倾倒问题屡禁不绝,仅大货车偷卸建筑垃圾一项,各区城管环卫部门每天付出的运输费就高达5万元。

  由于建筑垃圾运输的门槛较低,大量运输企业或个人纷纷拥入这一市场,冲击了正规企业的合理利润。“为了有利润,我们也没办法啊。”谈到运输车超载和偷倒建筑垃圾问题时,一运输企业负责人颇为无奈。

  据市城管部门统计,目前在郑州登记注册的建筑渣土运输车辆有1700辆,而体制外的黑车有400多辆。“我们统计的黑车多是三环以内的数量,实际上黑车数量远不止这些。”郑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目前,郑州建筑渣土运输没有统一的市场定价标准,基本上是建设单位与运输单位自行协商确定。建设单位为节约成本不断压低价格,而运输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不断低价“揽活儿”,造成恶性竞争。其中,运输过程中的“多拉快跑”,则导致了车辆超载、遗撒污染道路,偷倒乱倒现象日益突出。“我们去外地考察,西安每清运一立方米的建筑垃圾要七八十元,而郑州仅为二三十元。有些黑车接私活,连七八元都敢干。这么低的价格,他只能私拉乱倒,省时又省力,垃圾处理费还能装进自己的腰包,很‘实惠’。”丁秋玉表示。

  记者了解到,清运建筑垃圾唯一需要办理的双向登记卡,经备案的正规公司可向市城管局申办;未经备案的清运公司或个人承包后,甚至连双向登记卡也不去申办。多拉快跑,成了一些清运公司牟利的主要手段。

  分析起郑州市目前建筑垃圾清运市场的现状,宋长德副局长说,从目前来看,必须从源头上来控制建筑垃圾的运输、管理,而不能靠被动执法。管好建筑垃圾包括诸多环节,源头是建设拆迁施工单位,途中是运输单位,末端是消纳处置场所,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其管理并不像看起来那样简单,需要整套的顶层设计。

  “我认为郑州可借鉴外地经验实施建筑垃圾处置‘三联单’制度,由开发商把垃圾清运费和处置费打到财政专用账户,清运垃圾由开发商招标,政府不予干涉;然后由城管局监管办证,清运结束最后由开发商、清运方和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共同结算。如中间部分垃圾没运到消纳场所,不予结算这一部分。”宋长德说,另外他还希望尽快出台《郑州垃圾清运管理办法》,使建筑垃圾管理“有法可依”。

  【途径】

  强制与市场结合才是“根本”

  郑州已有两家企业探索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政策层面上,《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然而在市场上,劣币再次驱逐良币。

  开发商出于工期和成本考虑,往往将建筑垃圾清理工作交由清运公司,而清运车辆为了节省“进场”费用、节约运输成本、多赚“趟次”,渣土车司机们往往钻空子,随意在路旁、桥下、郊区等地倾倒垃圾。有数据表明,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不足5%,而欧盟国家每年资源化率超过90%,韩国、日本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已经达到98%。

  据了解,实际上郑州已有企业在致力于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如河南盛天环保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下称河南盛天)和郑州高新区的佳正公司,一个用建筑垃圾做广场砖,一个利用建筑垃圾做隔墙板,效果都不错。“目前,我们年利用建筑垃圾在二三百万方,正在扩大生产。实施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时会出现原料匮乏,因为距离稍远,不少垃圾车不愿将建筑垃圾运过来,另外还需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盛天环保董事长樊斌表示。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许昌市是我省首家引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系统的城市,该市通过建筑垃圾市场准入和特许经营较好实现了建筑垃圾管理及综合利用。目前,其城市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率达90%。为此,住建部在许昌特意召开了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利用与处理培训班,“我觉得,郑州可以借鉴许昌、邯郸等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方面的经验,更好处置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应该是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陈家珑表示,国外成功的经验是法律的强制力量与市场相结合。在国内,要实现建筑垃圾处置产业化,政府应在垃圾来源、市场出口以及中间环节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如此产业链才能打通,实现真正产业化。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