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3成公车遇霾限行 行不行?咋执行?

2013年11月05日 14:35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11月4日,成都市民戴着口罩出行。

  本报微博发起“重污染天公车限行”讨论,网友建议:官网公开停驶信息
  华西都市报:昨日,华西都市报微博发起微话题“重污染天公车限行,你有啥建议?”近日四川除成都正征求意见外,已有广元等14市州发布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其中对公车停驶的规定比例从30%到50%不等。高校学者指出,停驶是好事,但要“看得见”,网友更直接建议:在官网上公开停驶车辆信息。
  “重污染天公车限行,你有啥建议?”昨日,华西都市报微博就此发起微话题讨论。
  目前除成都征求意见外,巴中、内江等14个市州已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其中大多数都涉及到公务用机动车停驶,停驶从30%到50%不等。
  有高校学者指出,公车停驶能起带头作用,但要让老百姓“看得见”。网友则直接提议“在官网上搞信息公开,有好多车,数量说清楚,哪些开了,哪些没开?都公布出来。”

市州预案重污染天公车停驶3到5成
  “目前除成都征求意见外,巴中、内江等14个市州已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其中大多数都涉及到公务用机动车停驶,属于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华西都市报记者查询《达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发现,严重污染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停驶20%公务用机动车”,极重污染日“停驶30%”。
  在其他市州已公布的预案中,宜宾、内江等市州都有公务车停驶的规定,和达州类似,极重污染时,宜宾“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而内江、广元则更为严苛,在严重污染或极重污染时“停驶50%公务车”。

专家建议制定细则让停驶“看得见”
  为什么要停驶机动车?川大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张遵真分析,首先要清楚,雾霾是怎么来的,谁的贡献大。雾霾成因里,工业企业排放是最大头,机动车尾气排放则是“第二杀手”。她指出,“要关停企业或调整产业结构,不是一两天的事,比如说极重污染了,AQI指数破500,咋整?停驶机动车,立马就可以做得到。”
  “政府部门带头停驶公务用机动车,这是好事,能给老百姓起一个带头作用。”但张遵真同时指出,“停驶公务车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落实到数字就很微观、很具体,该怎么去操作、去实施?这才是问题所在。”在她看来,光有相关规定还不够,“最好还有一个具体细则,技术层面上如何去实施。还要注意透明度,要让老百姓看得到。”

网友热议公车挂牌停驶信息上官网
  雾霾天公车该不该停驶?20%-30%如何执行?昨天,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发起微话题,引发了网友热议。
  网友@曙驰打出一串疑问:“哪些部门和单位停驶,到什么行政层级?是各部门自己掌握还是全市通报停驶号牌?未照此执行有什么处罚?”他认为,应该有相应细则。@灵之运等网友则提出建议:“在官网上搞信息公开”。@鹿小张等网友还认为,给公车做标记,也能有效监督,“可以让允许出行的车辆前方放着塑料牌子,没有牌子的就是违禁使用。”
  也有网友指出,限行固然是一种办法,但也要标本兼治。@待静等网友就总结,最终还是要“大力发展公交,优化公交线路,同时还要坚决抵制重污染源。”
各地公车咋停驶

石家庄 最高停驶8成
  《珠江三角洲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指出,区域I级预警时“停驶公务车30%”。《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则严格许多,一级预警时,“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全部公务车辆的30%。”石家庄在预案(征求意见稿)中也规定,一级预警时“整体停驶80%”。

济南 每天上网公示
  据《山东商报》报道,今年1月时,济南市政府在调度应对近期严重空气污染各项措施落实情况时明确,在应急措施没解除前,各单位严格按公车禁行1/3的要求,每日将停驶车辆情况在部门网站上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备案,接受检查。

北京 专人督察停驶
  据《新京报》今年11月1日报道,对于公车违规上路将如何监管,北京市交通委介绍,按规定范围,60%的车辆车号会录入交管系统,当出现应急通报停驶规定后,这60%是无条件停驶的。剩余40%执行单双号规定,实现停驶80%的目标。市政府督察室将对各部门车辆停驶状况进行监督,纪检监察机关也将进行抽查。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路延实习生马倩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