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能电力大起大落再现股市顽症

2013年12月23日 07:2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原标题:浙能电力大起大落再现股市顽症

  ■ 谈股论市

  浙能电力换手率高达45.62%,说明近一半换股股东已获利出逃——从这一数据看出,目前A股市场长期以来“炒新”的特色并未得到减弱。

  股市的凄风冷雨或许比冬季更令万千股民感受到深深的寒意。上周五,沪指重挫2%跌破2100点,深成指创8月以来新低,让股民的心再次跌到了谷底。

  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那么个股尤其是新股表现,某种程度上也是股市的缩影。对于股市暴跌,业界人士归纳了五大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刚刚登陆A股的浙能电力遭到资金恐慌杀跌,打压市场游资信心。

  浙能电力是内地资本市场首单“B转A”,也是2013年上交所首家上市的公司,身披多重利好,浙能电力19日在A股市场上市后受到热捧,首日大涨60.58%。然而,美好景象似乎昙花一现,20日早盘,浙能电力股价即报跌停,并以跌停价位收盘。

  浙能电力大起大落,据称是流通股东套现闪人。根据19日的收盘价计算,浙能电力6.08亿股流通股市值达54亿元,股本91.1亿股的总市值达808.97亿元。流通股东获利颇丰,6.08亿股流通股市值增加20亿元。浙能电力换手率高达45.62%,说明近一半换股股东已获利出逃——从这一数据看出,目前A股市场长期以来“炒新”的特色丝毫未得到减弱,“快进快出”、“炒概念”投机氛围,让浙能电力不幸再次中枪。

  中金公司1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浙能电力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按理说作为一只绩优股,浙能电力理应获得包括机构在内的投资者追捧与坚守,然而浙能电力大起大落,只不过证明了股市在新股申购、发行上存在的结构性缺陷。

  “一人一手”机制在英、美、中国香港等成熟资本市场实施多年,但在A股市场,虽经股民及专家多方呼吁,迄今为止仍不见踪影。由于中小股民无法获得这一权利保障,致使机构可以凭借资金优势,充分获取新股套利最大化,而这也造就了机构在新股发行后的翻云覆雨。浙能电力近半流通股东套现,其中光大证券上海张杨路营业部、国泰君安证券深圳人民南路营业部分别减持1.96亿元、1.49亿元,申银万国证券国际部也抛售8145万元,由此可以看出,为何券商是“一人一手”机制的激烈反对者,因为他们在新股发行“按资本出牌”的游戏中利益纠葛重重。

  作为中国证券管理机构,通过新股发行增加市场供给、间接打压市场投机,这一设想与现实距离甚远。新股发行一级市场火,二级市场冷的怪圈始终无法打破,而以券商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中小股民更显功利,又让人分明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弊端。中国股市问题多多,但所有参与股市的主体,无论是机构还是中小股民,都应扪心自问:我们进入股市到底是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是为了见证某个企业的成长历程,分享其发展红利?还是坚持个股与其背后的上市企业两极分离,满足于个股的短平快炒作投机?可以说,机构投机过度的反向引导,连带着中小股民在恐惧与焦虑中唯“炒”至上,是中国股市泡沫化空心化的主要症结之一。

  而券商为代表的机构,助推类似于浙能电力新股发行非理性上涨继而暴跌的现象,不仅在透支机构自身公信力,更会让中国股市在砸盘做空中继续沉沦。

  □毕舸(财经评论人)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