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土壤修复万亿市场待分 买单者难确定成发展瓶颈

2013年12月23日 09:23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寒冬来袭,土壤修复产业却是一片火热。自环保部领导近日表示“土壤治理有几十万亿元市场空间”,与土壤修复相关的深沪两市环保类上市公司顿时聚集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万亿市场待分

  土壤修复产业几十万亿元市场空间到底从何而来?据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节能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成宇涛介绍,我国受污染土壤可以分为城市污染土地和农村污染土地两种类型。城市污染土地以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为主,全国城市待搬迁场地约200处,对待搬迁场地的修复能够在未来3到5年内完成,平均修复资金为1.5亿元,未来3到5年的市场规模在300亿元左右;而农村污染土地以工业“三废”、农药和化肥污染为主,全国受污染耕地已占总耕地面积的10%以上,达1.5亿亩,修复潜力巨大,市场容量近万亿元。

  虽然土壤修复近日一跃成为环保产业的“新贵”,但是国内早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前期调查评估”,中游的“招投标—修复方案设计—修复工程实施”,以及下游的“工程监理与检测”。随着产业链的完善,相关企业也出现明显的分化特征。

  目前,国内从事土壤修复产业的企业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集设计与实施于一身的“全能型”企业,如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公司;第二类是专有技术企业,如北京瑞美德环境修复工程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铁汉生态(300197);第三类是科研院所,如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第四类是外资企业,如英国ERM公司和荷兰DHV公司。

  城镇化刺激

  城镇化发展正促使土地原有的利用功能发生转化,更多的工业用地将转变为住宅用地,而优质耕地资源的紧缺也迫使污染土壤修复成为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

  此外,为了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原有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必须进行转产,而这些企业腾出的土地也将大大拓展土地修复行业的发展空间。

  成宇涛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现阶段的土壤修复市场在初期阶段,增长性强、毛利率高,虽然未来仍是蓝海行业,但是国家政策目前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污染场地的基础数据不全,土壤污染数据迟迟不公开,行业标准不完整。成宇涛还强调,土壤修复适用技术少,处理成本高,缺乏技术特色突出的人才和实力型修复企业,这些都成为土壤修复市场乱象的源头。

  买单者不够明晰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曾对媒体表示,在环境服务业领域的8000多家企业中,土壤生态修复企业仅仅占3.7%。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蓝虹告诉记者,土壤修复产业占环保市场份额高达50%,目前在国内,这一市场刚刚起步,吸引市场投资的重要因素在于该产业是否可以将实际需求转化为市场需求,而这一转化的关键并不在于“钱”景有多好,而是由谁来付费。

  目前土壤修复项目主要包括由政府付费的景观整治,以及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满足居住用地环境标准所开展的场地修复。后者所需修复的土地多为直接购买化工石油等产业的工业用地。

  由于城市扩建,高污染产业搬迁至偏远的地区,将原有厂房以及土地卖给开发商。在土地出让时,因为明确是需要治理的工业用地,在价格上已经把土地修复成本考虑进去,所以名义上由房地产开发商承担修复工作,但实际修复成本仍然是原企业承担,符合政府一直强调的“谁污染谁付费”原则。

  这两大市场因为付费者明确而迅速被开发出来。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土壤污染具有渐进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如果污染行为发生在几十年前,产权转移早已完成,污染事故发生时的污染企业可能已经不存在,那么谁来为这片“毒土地”买单?

  污染责任人不明晰,“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适用不了,“无利不起早”的企业自然也就没有兴趣参加,这部分历史遗留的污染场地在世界范围内恰恰都属于主要修复部分,也是让政府最头疼的问题。

  政府如何在责任不明晰情况下实施污染者付费,而不是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为污染企业买单,成为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瓶颈,也是国内环保产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政府型基金护航

  根据专家论证的《土壤环保“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中央将拨划300亿用于全国土壤修复。对于分布在城市的历史遗留污染土壤,中央财政将给予30%~40%的财政补贴。但是财政资金主要作用不是直接投资,而是体现在拉动市场投资的能力上。目前财政资金涉及的管理部门和机构众多,倘若不能整合在一起统筹安排,将极大影响财政资金发挥投资拉动的效应。

  蓝虹认为,在追加土壤修复资金的可持续性方面,政府财政投资不如政府型基金。财政投入更强调解决出现的具体问题,但某些环境问题具有长期性,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阶段型政府财政投资不能代替长期稳定的政府基金,一旦发生环境污染的损害,政府型基金可以实现立即支付的功能,用于损害评估修复和对受害者的赔偿。政府型基金作为重要的资金机制来融通所需资金,用收费方式来聚集资金。但是在中国,政府型基金没有独立核算系统,收支两条线使基金没有独立性,很难满足土壤修复的资金缺口。

  一旦建立起有独立核算体系的实质性政府型土壤修复基金,整合各项政府土壤修复财政资金,将会开启广阔的市场有效需求空间。土壤修复产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加大该产业的盈利空间,吸引市场化土地修复资金的产生,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拉动更多的市场资金进入该领域。

  “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整合财政资金,还必须设立政府型管理基金,并修订法律对这种新型基金进行多机构的共同管理。”蓝虹如是说。

  行业透明度待提高

  土壤修复过程中,当地政府、社区居民、企业和开发商是直接利益相关者,金融机构是间接利益相关群体。虽然土壤修复产业有几十万亿元的市场空间,但是大部分投资机构仍不为所动。有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投资机构不愿施以援手的原因,一是因为其技术性过强,二是因为行业透明度不高。

  行业透明度不高,不仅来源于土壤污染数据的隐秘性,还牵扯到土地开发使用问题,一位业内专家称之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上述专家告诉记者,虽然提倡将“谁污染、谁治理”惩罚型措施与“谁投资、谁收益”激励型措施相结合,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土壤修复产业中“猫腻”不少。据介绍,在某些高耗能、高污染地区,一方面为响应调解产业结构,而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一方面又不想失去纳税大户,当地政府将郊区的地廉价租卖给工业企业,同时将企业迁离的土地低价卖给房地产开发商补贴财政收入。而开发商再以低价将土地转包给土壤修复公司,最后由当地的环保部或者是其他政府部门来验收,利益链自然环环相扣,密不透风。

  “即使不出现私相授受的情况,只要一天不公开土壤污染信息,行业不透明终将会成为土壤修复产业最大的隐患。”上述专家感慨道。记者 王砚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