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瑞丽成能源进口重要口岸 希获政策扶持突破瓶颈

2013年12月25日 09:5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参与互动(0)

  瑞丽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能源进口重要口岸。据云南德宏州瑞丽市官方网站12月24日公布的信息,自今年7月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通气,截至12月13日,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以管道运输方式向瑞丽口岸累计申报进口天然气共计2.3亿立方米,价值9496万美元,征收税款7575万元人民币。

  目前中缅油气管道主要管网建设已经完成,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预计2014年通过该管道进口天然气将达31亿立方米。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在瑞丽采访了解到,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要把握这一重大机遇,确立自身在沿边开放中的战略地位,还需突破产业、土地、资金等瓶颈。

  产业路径选择

  12月6日,第十三届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在德宏州瑞丽市举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场内主要以初级农产品,食品,服装为主。德宏州一名官员表示,缅甸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这场展会不会出现太多科技型产品。

  “五年前德宏州的支柱产业是蔗糖,现在是电力、矿产、农产品和建材”,瑞丽试验区一位主管工业的人士介绍,“但依然不能摆脱资源型加工产业的局面,有竞争力的制造业非常少”。

  问题之一是哪些加工制造业适合在这里建厂。目前瑞丽正在规划十大新产业,包括银翔摩托100万辆生产基地、北汽集团瑞丽产业基地、瑞丽航空产业基地、瑞丽翡翠产业物流城、瑞丽浙江国际商贸城、中国瑞丽红木产业城、东方金钰中国瑞丽彩色宝石交易中心等总投资达200多亿元。

  但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卢光盛认为,中国汽车是否可以进入这个市场是个问题,“看好东盟市场的不仅仅是中国,日本在泰国已经建立了汽车制造工厂。”

  瑞丽一名官员则认为,中国摩托车和汽车与日韩品牌比有价格优势,将是打开市场的突破口。

  而目前中缅贸易的现状也让部分学者感到忧虑,2012年德宏州占据了中国对缅贸易20%的份额,而整个云南省与缅甸的贸易顺差达到3亿元美元以上——巨大贸易顺差不利于双边经济发展,而中国基础性商品大量占据缅甸市场的流通,也会极大减小当地手工业劳动者的就业机会。

  事实上,能源通道的建设或许是瑞丽市带动经济增长的另一条突破口。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陈铁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整个云南省的能源通道的构建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电力通道,云南省作为电力大省,每年向东南亚国家输送电力。据悉,仅德宏州境内江河平均年产水量达136.3亿立方米,过境水量81.7亿立方米,全州拥有水资源21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多达362.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260万千瓦,且开发成本低廉,机组利用率高。

  其次是能源通道。陈铁军表示,德宏州可以通过中缅油气管道石油管道,提供布局工业经济。

  待突破的瓶颈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瑞丽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十大项目进展情况”资料中,这些企业普遍遭遇的一个问题是:“缺地”。

  上述瑞丽市工业部门负责人表示,瑞丽经过接近30年发展后,土地资源紧缺。目前已经向云南省政府请示,希望帮助解决新增4万亩建设用地指标。

  “我们希望获得云南省政府支持,赋予瑞丽试验区的土地利用开发先行先试政策,”该人士称,“探索建设用地一次性审批、分期供地机制,试验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计划单列,不占用云南省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

  其次是云南省普遍存在的交通瓶颈。位于云南边陲的德宏州在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情况下,物流成本占其GDP比重已经接近30%。

  该人士称,河南一家外贸型的箱包厂原本计划在德宏州建厂,最后却选择了昆明,原因就是德宏州的园区基础差,“我们的园区还是在概念规划中,昆明滇中产业园区已经把厂房给人家建好了”。

  而瑞丽试验区工管委称,目前建设资金缺口大,在地方财政收入少的情况下,瑞丽每年获得的国家和省投入的综合财力补助仅2亿元,远远不能满足每公里造价已经过亿元的高速公路建设需求。

  瑞丽方面希望,云南省政府能考虑德宏财力严重不足的实际,参照广西东兴的做法,将试验区工管委运行经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适度提高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给予试验区管委财政账户单列,另参照内蒙古满洲里的做法,支持瑞丽市整体升格为副厅级市。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