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上广雾霾指数居高不下 专家直言航空器是罪魁

2014年01月20日 15:22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北京上空又出现了重度污染,这样被灰霾雾霾“围城”的天气在近几个月以来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就在昨天,上海市也出现了重度污染,上海市环保部门发布了今年以来的首个蓝色预警。

  中国气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与此同时,大气污染防治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灰霾的主要成分是PM2.5,主要是来自于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另外,像冬季供暖、居民生活以及地面灰尘等等,也是产生的原因。

  可最近,著名灰霾专家、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表示,一直不被关注的飞机等航空器的排放也是造成灰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但是却一直被忽视。吴兑呼吁,飞机、航空器的排放亟待纳入监管体系,刻不容缓。

  大型飞机起降相当于600辆双班出租车排放量

  吴兑说,灰霾的主要污染来自于工业燃烧排放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等方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污染源,一直在被忽视。

  吴兑:航空器的排放至今是失于监管的。你像一架大型飞机一个起降就是4吨油,一个中型飞机起降就是一到两吨油,所以说一架大型飞机的起降大概就相当于600辆双班出租车的排放量。像北京首都机场和北上广这三个地区的飞机航班每天都超过1000架次,所以说每天的飞机起降排放的交通的污染物相当于至少60万辆移动车,而且算的是双班出租车,要是算到这些私家车一天开那么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者算到公务车一天也就是动几架,那就相当于数百万辆机动车了。

  吴兑表示,国家对于工业燃烧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这些行业建立了相应的严格的排放标准。但是,飞机等航空器的排放标准以及日常监管、前期建设的环境评价却严重缺失。吴兑呼吁,飞机、航空器的排放亟待纳入监管体系,刻不容缓。

  吴兑:在我们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里,是不对航空器和机场进行大气污染评价的。意思就是机场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像电厂、石化厂对大气的环境污染评价非常的严格和重视,它是缺失这一环的。运行之后,我们对汽车尾气、能源排放、工业炉窑的排放都是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排放标准,但是航空器这方面日常监管也是缺失的。从前期建设的环境评价也是缺失的。到了运行之后的机场大气环境监管也是缺失的。最近这两年,环境保护部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可能很快会有相对有针对性的法规出台。

  专家:大中城市,应尽快提高天然气化在能源中占比

  从1987年开始,吴兑就和他的科研团队便一直关注和研究灰霾问题。2011年,吴兑首次提出"灰霾是继吸烟后导致肺癌的头号杀手"这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两年来,吴兑针对如何有效治理灰霾提出了大量建议。

  吴兑表示,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要从高速增长的以能源消耗、制造业为主转化成高科技、附加值高、污染物排放少来进行有效治理。

  吴兑:尤其是重污染企业,比如说像能源、冶金、建材、石化这样的重污染的企业不能安排在人口聚集区。

  对于能源结构调调整,吴兑强调,在大中城市,应尽快提高天然气化在能源中的占比。

  吴兑: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建立了战略性的几大能源通道,说明我们都会有充足的的天然气供应。所以我们一定要下决心让大型城市或者起码是重点城市尽快的提高天然气化在能源中的占比。这样的话,可以改变煤电在能源中的占比。

  吴兑表示,优化交通路网是有效治理灰霾的重要方法。

  吴兑:像北京就像个大型停车场,甭管是8车道、10车道,都是个宽阔的停车场。怠速行驶一脚刹车一脚油,这都是高排放。如果车能全部跑到60-80以上,其实排放是很低的。其实我们可以学习香港和澳门,那么窄的路,但是他们全城规划了单行,像广州的就是水上巴士的构思其实也是可以大幅减排的。虽然我们地下交通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要有水上交通配合就更好。上海其实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模式。(记者温飞)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