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三亿治霾难清环境欠账

2014年03月03日 16:4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太原,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省的省会,也是外界传统概念中的一座雾霾之城。在过去一年实施新监测标准的74个城市中,太原市虽然没有进入污染最严重的前10位,但从今年2月21日开始,持续将近一周的重雾霾天气仍然警示现实严峻。

  几十年来,山西以煤、焦、铁等能源重化工产业结构作为优势和竞争实力,在煤焦价格一度走高的区间,曾创造惊人的GDP增速,但巨大的资源性经济效益也伴生环境与生态的持续恶化。

  事实上,山西积重难返的产业结构模式早让决策者们意识到了这种困局。

  三亿治霾资金与积年环境欠账

  2010年,山西提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旨在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使其转型为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和文化强省。但长久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令山西背负巨大生态环境欠账。

  有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太原市的雾霾天气平均达到142.8天,也就是说全年约40%的时间为雾霾天。进入本世纪,太原市的雾霾程度有所减轻,但年均仍达46.7天左右,个别年份的雾霾天气超过80天。2013年,太原市空气质量虽然明显改善,但重污染天数仍达38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10.4%。

  与太原市有着相同之患的是山西南部另一座重工业城市——临汾,这个作为全国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铁矿总储量占山西全省富矿70%以上、且曾经连续6年稳居山西全省GDP排名第二的煤铁之乡,此前曾被某国外媒体评为世界九大污染最严重地区之首位。尽管在过去的一年,临汾已经摘掉“污染状元”的帽子,一跃在山西全省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位中位列三甲。

  但根治雾霾是一个持续和复杂的过程,尤其是面对山西这样一个遭受重度开发的资源性省份。据此前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山西现有273公顷荒山没有绿化;全省因采煤造成森林损失约613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5948平方公里;2005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山西森林覆盖率仅为14.12%;与此同时,山西每挖1吨煤损耗约2.48吨水资源,2013年山西挖煤9.6亿吨……

  今年1月份,山西省财政下达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08亿元,重点支持工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燃煤锅炉综合整治项目,以及各市大气环境监测、预警、应急能力建设等工作,以保证《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4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事实上,早在2011年太原市被列入全国首批26个PM2.5监测试点城市之时,山西便已经面临这种粗放经济高热后的困局。随着中国各地雾霾天气的不断增加,山西的治污之举变得更加紧迫和无从选择。

  限制“两高”与生态修复

  2012年,在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

  2013年山西响应“国十条”出台《山西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再次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以突出,试图以严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新入和产能新增,淘汰和压缩落后产能,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污染物减排。

  据统计,2013年,山西焦化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减少到80户,户均产能由70万吨提高到200万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204万吨、焦炭产能756万吨、电力产能21万千瓦、水泥产能350万吨。另外,全省关停污染企业232家,改造拆除小锅炉1.16万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159万平方米,公交车、出租车基本实现气化。

  与此同时,在1月份结束的山西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加强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推进高速公路、国省道和旅游公路沿线绿化工程,全年营造林450万亩”以及“开展汾河、桑干河等6条重要河流及15条中小河流治理,启动引黄输水沿线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推进采空区、沉陷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以期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今年2月份,《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4年行动计划》发布,涉及电力、钢铁、水泥、焦炭、燃煤锅炉等升级与淘汰,以及城市供暖面积的扩大和改造等诸多领域共20项行动计划,任务参数在去年同类指标的基础上再行升级,其目标是:2014年全省空气质量有所好转,重污染天气有所减少,全省11个设区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分别比去年下降2%以上、4%左右。

  “壮士断臂”是山西喊了多年的一句治污口号,如今在重霾频袭的境况下,“断尾”还是“断臂”似乎已经无暇选择,因为生态修复又是如此漫长的一个过程。

  关出来的晴朗与难乐观的现状

  2013年的最后几天,有着26年炼钢历史的临汾钢铁公司随着3座小型炼钢转炉的拆除走向终结。在过去的几年中,临汾市重组取缔小煤窑263座,关停非法小煤窑、小焦炉1056座,取缔生产工艺落后的小焦厂、小铁厂649个,治理环境污染企业1407家。据统计,仅工业经济一项,临汾市就损失GDP大约360亿元,财政少收约72亿元,全省GDP排名从第2的位置跌落了到第5位左右。

  而在太原市,2013年冬季,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等数家企业被责令要求限产20%。当年,太原市关停了7户规模以上企业,GDP损失36亿元。太原的目标是突破“工业围城”之困,到今年,退出全国113个执行新标准重污染城市的前15位。

  如今,太原、临汾两地的空气质量改善初见成效:2012年,太原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好天气达到324天,是该市自1983年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以来好天气最多的一年;2013年市区全年空气二级以上天数累计133天,优良率36.4%。而另一个污染冠军临汾,2012年,市区大气综合污染指数从十几年前的11.61下降到1.678,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天数达到了342天;2013年按照空气质量标准评价,17个县市区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大气标准,PM2.5日均浓度达标率为55.1%。

  但山西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未来出现空气重度污染的情况依然不容忽视。2月25日,太原市空气质量实时数据发布系统显示:空气质量指数为212,指数类别达到五级重度污染。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