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市公司“铁公鸡”是怎样炼成的?

2014年03月06日 10:32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在逐年改善,但是依然有一些公司坚持数年甚至十几年“一毛不拔”。

  随着年报披露高峰的到来,2014年上市公司分红情况也开始披露,根据上交所最新的数据显示,沪市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有所上升,去年,有635家沪市上市公司推出派现方案,分红总额达到近6000亿元,为近四年之最,创历史新高。

  事实上,证监会和交易所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引导和鼓励现金分红的措施,使得上市公司达到分红条件却不分红的现象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仍然有一些上市公司坚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拒绝向股东分红。

  上市公司不分红的原因一般都是一个理由“没有钱”,如果只是暂时业绩不好无法分红还可以理解,但一个公司上市十几年从不分红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如果一直业绩不好,为何又要上市呢?更令人称奇的是,超过十年没给股民分过一分钱的上市公司中,也不乏非ST的公司,这些因“利润为负”而不曾分红的上市公司又是如何避免戴上ST的帽子呢?

  仔细观察“铁公鸡”们不难发现,很多上市公司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上市公司大股东频繁更替,比如光华控股,自1993年上市后便几度易主,每任大股东都可谓满载而归。

  其次,是“花钱如流水”,很多上市公司在盈利后并不向股东分红,而是将利润投入到众多“项目”中去,然而很多项目由于未能产生回报,使得公司业绩持续下滑,陷入越穷越投的怪圈之中。

  其三是“财务腾挪”,众多“铁公鸡”即便盈利也不分红的理由都是一样的——“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但是通过调节利润,部分上市公司不仅可以避免披星戴帽,还以“弥补亏损”的理由而堂而皇之不分红。

  从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试运作时算起,中国证券市场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中国的证券市场取得了非比寻常的成就,但是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宛若“孩童”。纵观美国资本市场,分红的规范也是个长期发展过程,因此,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市场监管也在经历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

  2008年10月,证监会公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提高现金分红比例至30%。2013年底,证监会出台了包括规定最低分红比例要求在内的、更为严厉的“分红新政”,前不久发布的“国九条”又从多个角度强化投资者收益权保护,铁公鸡面临围追堵截,其生存空间必将越来越小。记者 胡潇滢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