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替代成本持续走高 日本重启核电站迫在眉睫

2014年03月11日 06:5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日本静冈县滨冈核电站 新华社图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特大地震,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出于对核污染的担忧,日本政府曾一度将能源政策转变为彻底摒弃核电,运用其它电力能源替代。

  目前距离核泄漏灾难的爆发整整过去三年,但由于替代成本高企等因素,日本开始采取措施,打算重启核电站。据悉,日本将陆续重启处于封存状态的48个商用核反应堆,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日本政府近日公布了能源计划草案,并将核能置于核心地位,这与日本之前的能源政策大相径庭。

  日本计划重启核电站

  日本政府发布的长期能源战略草案显示,将核电作为电力来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持推进核电站重启的方针。这相当于推翻了日本前一届政府做出的逐步淘汰所有核电站的承诺。

  草案中称,核电是日本一个重要的基本电力来源。其他类型的电站,比如依靠昂贵的化石燃料的电站,在用电需求较高时将为基本电力供应提供补充。相关部门将对未来必要的核电产能进行评估。但这份草案并没有指出,在整体能源布局中,核电站应该保持怎样的产量水平。

  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前,核电发电量大约占日本总发电量的30%,日本政府曾计划把这一比例提高到50%。但自从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继续使用核电就一直遭到日本各界的广泛反对,外界普遍对安全问题感到担忧。不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在2012年底上任时清楚地表明,他打算重启那些按照新规则标准被认为是安全的核反应堆,核电对保持日本工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日本政府的这一草案意在为日本能源的未来提供一个长期方案,但不是最终定稿。日本政府将在与执政党协商后,力争在3月的内阁会议上正式敲定。

  日本全国50个核电反应堆中,除了关西大饭核电站的两个反应堆外,其余48个目前都处于停止状态。据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政府能确保安全,多数建有核电站的城镇行政主管同意重新启用核电站。对于许多日本地方自治体而言,核能是当地的基础骨干产业,长期停运核电站对于地方经济和就业形势的负面影响将日益显现。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2年年底上台后,持续释放出继续发展核能的信号,表示支持核电站重启以满足国内用电需求。由于复苏经济是安倍政府急于解决的第一要务,核能对于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替代成本持续走高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最新评论指出,日本重启核电的紧迫感最重要的原因是关闭核电站之后的替代成本越来越高昂。在2011年至2012年期间,几乎所有的核反应堆都被先后关闭。而电力公司启用了一些传统发电站,用来弥补核能的发电量。但是,由于日元的疲软,进口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成本越来越高,日本的贸易赤字不断攀升,电价也在不断上调,商业用电尤其如此,“如果今年夏天还不能重启核电,那么这就是日本居民在没有核电的状态下度过的第四个夏天”。

  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日本贸易出现11.4745万亿日元逆差,为连续第三年出现逆差,并且创下1979年有统计比较以来的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日本出口额为69.7877万亿日元,比前一年增加9.5%。但2013年日本进口额却大幅增加15%,达81.2622万亿日元,创有统计比较以来历史新高。其中,原油进口额增加16.3%、液化天然气进口额增加17.5%。

  分析人士对此指出,2013年日本贸易逆差创下新高,根本原因在于原油等化石燃料进口规模大增。贸易逆差连续两年扩大,表明日本已失去了此前巨额贸易顺差国的地位。2011年及2012年的贸易逆差主要源于核电站停运导致的火力发电用液化天然气(LNG)等进口增加。2013年不但延续了这一格局,日元贬值更是推高了进口价格。

  按照原定计划,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将于近日挑选出第一批被重启的核反应堆。业内人士预测,那些装置最现代化、距离太平洋海岸最遥远、受海啸影响可能性最小的核反应堆将会是首选,而且这些核反应堆最早可在今年夏季重启。(记者 张枕河)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