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拟参与南非万亿核电项目建设 核电建设料提速(2)

2014年03月14日 09:1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该提案的发起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表示,“华龙一号”将是一个国产化率超过90%的成熟方案,其商业应用和技术出口,将有利于中国核电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中国30多年不间断的核电建设和研发基础上,核电产业当下正在“扩容”和“升级”两条道路上稳步前进。

  扩容方面,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这是继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开工一批核电”的提法。

  升级方面,参加两会的相关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表示,包括“华龙一号”、CAP1400等在内的三代技术研发进展顺利,今明两年内,这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方案就有望获得批准投入建设。

  国际原子能机构2013年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大多数传统核电国家以及新兴核电国家继续保持发展核电的意愿,预计未来十年,全球除中国外,还会有60至7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开工建设。

  在这一市场前景的召唤下,近年来,美、俄、法、日、韩等核电大国纷纷瞄准国际市场,把核电出口作为国家战略,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与此前30多年一直扮演国际核电市场上的“学生”相比,中国不会缺席新一轮的国际产业竞争。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未来将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

  当前,中国不仅是全球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核电全产业链能力还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等领域已经形成了突出的“比较优势”。目前,中国核电设备制造综合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5%,形成了年产10台套以上的供货能力,预计到2015年前后,中国核电主设备产能可达到每年15台套。

  板块性行情或现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今年核电新增装机量将达864万千瓦,相当于2013年实际装机容量的4倍。目前,我国在运、在建、已核准尚未开工和已获路条的核电机组总计装机容量超过7200万千瓦,其中在建核电机组29台,装机容量达3166万千瓦,预计在2015年前后投产,能够拉动约1900亿元设备投资额。也就是说,设备投资的高峰期正在到来。

  招商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核电设备生产周期不同,长周期产品一般需要提前开工18个月以上招标,短周期产品一般在开工前后半年左右招标。核电行业从2011年日本核事故后中断发展近两年,2012年多个项目已重新开工,这些项目的长周期设备已经于2011年之前招标,重启之后不能拉动新增订单。但短周期设备与新增项目开工基本同步,订单弹性最佳。故首次给予核电行业“推荐”的评级,短周期设备订单弹性最佳。

  华创证券也发表报告指出,2014年上半年核电板块将迎来主题投资行情。一是,核电行业的成长属性已发生重大变化,能源局2014年规划新增核电装机同比增长300%以上,这意味着沿海核电装机将加速放开,未来两年核电新增装机将出现大幅增长,因而行情估值有望向上恢复。二是,我国对内陆核电审批并未彻底否定,能源结构转型、环保问题压力增大等原因倒逼“十三五”规划放开内陆核电审批成为大概率事件,从而促使核电领域新一轮投资高潮的到来。三是,阀门制造企业的设备招标与核电项目建设比较同步,新的核电项目通过审批进入建设期后,将给企业带来大量新签订单,从而为相关公司业绩的高成长提供保障。记者 魏静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