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津冀三省市共治雾霾 协力消减燃煤

2014年04月10日 15:04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燃煤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可小觑。京津冀三省市共治雾霾,协力消减燃煤。到2015年,陕京四线建成,大唐煤制气、唐山液化天然气工程全面竣工投产,打通输送天然气管道;到2017年,张家口南至昌平三回输电线路工程建成,形成11条通道、24条回路的电网……

  作为三地之一的北京,持续实施了十几年的供热能源革命,平房“煤改电”工程实施13年来,共计完成平房居民改造26.4万户,改造锅炉1.7万台。随着今年计划完成核心区1.7万户煤改电和四大热电中心陆续投产,北京冬季供热将完成历时十余年的“能源革命”。

  2017年,本市的燃煤总量将比2012年消减1300万吨,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

  2015年底 首都核心区无煤

  北京市分析PM2.5来源发现,煤炭燃烧排放占16.7%,解决措施就是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居民用电烧暖气,锅炉用天然气当燃料。

  西城区是北京最早开展煤改电工程的城区。2000年起,陆续开展了电采暖取代燃煤小煤炉取暖的试点工作,2002年起,分步实施平房煤改电工程。至2013年,平房区已经有14余万户居民用上了清洁能源采暖,消减煤量14万吨,消减二氧化硫1120吨。

  根据市环保局发布的2013年至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今年,本市将继续通过人口疏解、清洁能源替代等综合措施,逐步消除剩余2.1万户居民燃煤采暖。到2015年底,实现至少东城、西城等城市核心区无煤化。

  到2017年 电、气能源唱“主角”

  经过“能源革命”,北京市将构建以天然气、电为主的能源体系。到2017年,天然气和电的比重不低于60%,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比重达到8%以上。燃煤的比重须从现在的25%下降到10%以下,总量由2300万吨下降到1000万吨以下。

  2011年起,北京市计划利用四年时间建成四大热电中心,全面关停电厂燃煤机组。国网北京电力为配合四大热电中心建设,共规划建设6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9项并网工程。目前东南、西南热电中心已并网,东北、西北热电中心计划今明两年内全面投入使用。至2016年全市将总共消减燃煤920万吨左右。对改善北京市空气质量、降低PM2.5具有重要意义。

  居民:煤改电 省事又省钱

  “省钱、省力、环保、安全、暖和!”家住西城区小翔凤胡同的71岁老人金世坤说起自家的“煤改电”,用了10个字来形容。

  “以前烧蜂窝煤时候的苦你们这辈年轻人都受不了!”说起这个话题,老人的话匣子打开了,他告诉记者,早些年烧蜂窝煤的时候,每年到8月份,家里就开始为冬季储煤,因为早点储煤便宜,而且刚出煤场的煤还有些潮,得早点买回来让它们干透了。

  那么早买了一大堆煤块回来,家里没地方,只能码在窗台底下。每逢下雨,首先想到的就是煤别被淋湿了。到了冬天,每天清早第一件事就是往炉子里添煤,然后倒用过的煤块,一刮风,满院子煤灰乱飞,别提多累多脏了。“就连去街坊串个门都不踏实,生怕火灭了,一会儿就得回来添火。”

  2007年,西城区什刹海一带的居民开始进行煤改电工程,当地的居民别提多高兴了。家住西口袋胡同1号的王清梅当时心想,这不就和住楼房似的吗?于是率先掏了几千元给自家40多平米的供热面积换了俩电炉,每台炉子国家还给补贴了1000元。

  换了炉子后,第一个采暖季过后王清梅感觉自己的决定太正确了。“电炉子烧出来的温度丝毫不比煤炉差,用最低挡还能烧出来23℃、24℃的室温,家里也干净多了。最最重要的是确实省钱。”王清梅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一冬天光买煤就要花2000多元,现在烧电,算上国家补贴和平房煤补,一冬天采暖钱才花500多元,几乎省了三分之二的钱。

  2014年起,远郊区县每年完成60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作。到2017年底,基本淘汰远郊区县城镇地区的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2003年起至2013年,北京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累计完成了14万户居民的电采暖改造,消减煤量14万吨,消减二氧化硫1120吨

  2015年,建成陕京四线,大唐煤制气、唐山液化天然气工程竣工投产;10个远郊新城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气

  2015年和2017年分别满足本市200亿立方米和240亿立方米用气需求

  2014年,新建海淀、扩建昌平500千伏变电站

  2015年,建成蔚县至门头沟双回输电线路工程,扩建安定500千伏变电站

  到2017年燃煤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

  本版文/记者 白冰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