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工业该如何“清洁”起来

2014年04月15日 10:49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现实:即便大刀阔斧的压减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钢铁、水泥等仍然是河北工业的大头。如何让这些“保留”下来的工业“清洁”起来,如何把工业生产的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下来,则是化解过剩产能之后更为艰巨的任务

  “刷卡排污”的新尝试

  钢铁、电力、水泥、玻璃四大行业的所有企业安装污染物IC卡总量监控管理系统,实现总量和浓度双控制

  “去年,河北加强企业治理,降低排放强度。开展了钢铁、电力、水泥、玻璃四大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全省完成脱硫项目291个,脱硝项目172个,除尘治理项目119个。”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说。

  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清洁生产,今年河北创新管理模式,将对钢铁、电力、水泥、玻璃四大行业的所有企业安装污染物IC卡总量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刷卡排污”,总量和浓度双控制。

  年底前,河北的186台钢铁烧结机、81条水泥熟料生产线、152台电力燃煤机组、94条玻璃生产线都要全部完成IC卡安装,超过排放指标则将被强制停产或缴纳高额排放交易费用。

  “过去我们只监管企业的排放浓度,也就是浓度达标了就可以了,现在不仅仅监测浓度,还监测一年的排放总量。超过排放总量就加倍收取排污费。如果排放浓度超过两高司法解释的情况后,不但要实施经济处罚还有刑事追究,多措并举对排污大户进行监管。”陈国鹰说。

  目前河北已经安装IC卡总量监控管理系统有9个试点企业,共计13台(套)刷卡排污设备,包括西柏坡电厂、大唐陡河电厂、丰润热电3家电力企业,邯郸钢铁、唐山钢铁、国丰钢铁、奥森钢铁4家钢铁企业,安全实业1家玻璃企业和华北制药1家污水企业。

  走进河北发电量第二的西柏坡电厂,监测室里去年底上马的IC卡总量管理系统还处在试运行阶段,监测屏幕上暂时只有二氧化硫一个污染物数值。负责环保的工程师王战波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对火电行业的排放标准不断收严,我们一直在认认真真做节能减排。实现‘刷卡排污’,对我们这些大企业来讲,是有好处的。企业在环保设施方面的持续投入,排放量不断下降,将来可以通过排污权交易,出售剩余的排污量。”

  环保设施加快上马

  河北钢铁行业脱硫效率要达到85%以上,水泥行业脱硝效率达到70%以上,电力行业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脱硝效率达到75%以上

  “刷卡排污”就像安装在企业生产线上的一双“火眼金睛”,将实时监控着每一个生产节点,极大督促企业的治污减排。不过,要想真正实现污染物排放量不超标,企业不会因为用光了总量而停产,就必须上马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并且保证正常运转。这才是让重工业“清洁”起来的关键。

  今年,“四大行业”的治污减排工程要大部分建设完毕。这是《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的“硬任务”。

  为了鼓励项目企业早完成、多受益,河北对列入攻坚行动方案的污染治理工程项目,按2014年6月底、12月底和2015年6月底三个完成时段,依进度快慢、分不同标准进行奖励。2014年上半年完成的,按工程投资额的15%给予奖励;下半年完成的奖励10%;2015年6月底前完成的奖励5%。

  邯郸是以钢铁为“台柱子”的钢铁大市,加快钢铁、焦化、电力、水泥这些行业上马环保设施成为今年的治理重点。“邯郸的产业结构比较重,我们在省里要求的四大行业之外,又根据自身情况加上了焦化行业。目前,邯郸有钢铁企业38家,焦化29家,水泥14家,电力19家,对这八九十家企业,河北安排了107项脱硫脱硝除尘治理。邯郸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安排了359项工程,今年年底要全部完成。”邯郸市环保局局长崔宏志说。

  记者走访中看到,河北的很多钢铁、玻璃、电力等企业都在快马加鞭地加装环保设施。按照《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要求,到2015年6月底,钢铁行业脱硫效率要达到85%以上,水泥行业脱硝效率达到70%以上,电力行业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脱硝效率达到75%以上。如果环保设施能够按时安装到位,并保证正常运行、监管到位,河北乃至京津地区的空气质量肯定会有一个明显好转。

  2014年是河北治霾的关键一年。为了找回清新空气,河北全省攻坚克难,奋力前行。

  按照河北的行动方案,到2015年6月底,“四大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源全部建成符合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的治污减排设施,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总量将分别削减17.95万吨、31.69万吨和0.72万吨。当这些减排指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之时,京津冀或许就可以减少雾霾带来的困扰。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