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水资源能否载得动发展之舟?

2014年04月22日 15:44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水量充沛的澜沧江成为水电开发的“香饽饽”,迄今已有多个水电站建成。图为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水电站。 “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项目组供图

  ◆本报记者蔡新华 见习记者刘静

  《中国水环境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近日在上海市发布。《白皮书》是由《第一财经日报》多位记者经历一年时间,赴松花江、澜沧江、辽河、长江、黄河、汉江、珠江七大流域进行实地采访写成的。

  《白皮书》调查了七大流域现状,结合大量权威的数据进行归纳,客观呈现了当下水环境现状中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流域内面临水质型缺水等问题。水环境治理面临的难题是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增加,导致河流无法消纳,重金治污收效却不尽如人意。

  水资源总量短缺且分布不均

  《白皮书》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全球第六位,但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原因是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2500立方米左右,对比全球人均的12900立方米,这一数字仅为世界的1/4、美国的1/5、俄罗斯的1/7、加拿大的1/50,排世界第110位。

  实际情况也许更糟,因为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南方拥有4/5的水,但北方却有1/2的人口和2/3的农田。随着国内河流数量的减少,用水量和废水污染排放增加,情况只会更加严重。有专家预计,未来15年,中国将从轻度缺水转为中度缺水。

  2013年3月国家水利部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水利调查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左右的河流约有2.3万多条,比上世纪90年代的统计减少了2.7万多条。也就是说,中国近20年内河流减少了一半以上。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河流数据大幅降低,一方面确有一些河流因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而萎缩消失;另一方面,此次普查利用了更精确先进的手段和技术,也是原因之一。但是,中国河流数量大量减少是不争的事实。

  水利部自1997年以来,每年发布中国水资源公报, 根据公报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1997年~2011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4年间共减少4598亿立方米。

  必须重视发展和资源的失衡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 长江流域水质良好,珠江流域水质为优,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水质为轻度污染,海河流域水质为中度污染。

  近年数据显示, 七大水系中, 长江、珠江水质相对较好, 海河污染最为严重。以2012年为例, 长江、珠江流域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达到86.2%和90.7%;黄河流域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达18%;海河流域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32.8%。但这并不意味着珠江、长江流域的情况十分乐观。总体来看, 黄河、海河流域水量较小, 污染更表面化;而长江和珠江按照目前的测量指标,平均达到Ⅱ类标准,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在松花江调查中,哈尔滨市环保局人士就向记者坦言, 自“十一五”规划开始, 生活污水就已经超过工业污染成为对水体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源,比例达56%以上,大大超出了哈尔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以珠江为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广州就已开始对城市河涌污水进行治理。2008年,广州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622亿元,但在治水方面的投入将近500亿元,但实际效果并不很明显。

  梳理国家水利部自1997年~2011年间的《水资源公报》, 发现水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 但总用水量以及废水排放量却逐年增加。14年间中国用水总量增加了541亿立方米。如果不彻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排放总量,所有的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根本上解决水污染的问题。这背后体现出的是城市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之间的失衡。

  通过对七大流域的调查发现,尽管7条流域各有各的特点,但总体可以勾勒出整个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实际问题:水资源匮乏,污染不容忽视,治理难、成本高,管理体制机制存在漏洞等。而这所有的问题,集中体现于一点就是缺水。

  松花江:

  污水处理价格有待提高

  松花江流域经过近几年全面治理,效果比较显著。其中,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长期亏损的问题,哈尔滨等地采取了许多措施。

  按照龙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福贵的说法,这两年政府有了独立账户提供污水处理的费用,即财政专项补贴,所以长期欠费的状况已经有所改善。

  据记者了解,哈尔滨市居民每月缴纳的水费为3.2元每吨,其中0.8元为污水处理费。也就是纳税人在用水的同时,也会为自己的生活污水和企业的工业污水埋单。

  然而,随着近几年财务费、人工费和电费等费用的上涨,污水处理的成本也逐渐上升。污水处理厂实际拿到的价格是每吨污水处理价格0.67元。张福贵说:“保守估计,目前污水处理厂是保本运营。” 张福贵正在和政府商量提价,希望能调至0.7元~0.8元。

  澜沧江:

  水电建设带来缺水危机

  “亚洲水塔”澜沧江承载了云南经济振兴希望的水电。但出于种种原因,水电大省云南目前却面临着弃水的重压。而水电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的争议、移民问题一直存在。

  虽然守在澜沧江江边,垭口田农民却只能望江兴叹。老陈等农民说,一是离江太远,取水困难。此外,澜沧江地势低,想要从江里引水,必须借助水泵,但高昂的电费支付不起。2000年农网改造后,垭口田总算是“天天有电了”,但想要灌溉,还是不可能。

  记者了解到,澜沧江水量虽然充沛,但结构性缺水问题严重。因为地理环境特殊,水的地势低,居民居住的地势高,因此引水的成本昂贵;同时,由于水电站建设,修建大坝蓄水,导致小的支流干涸,这曾经是周边居民赖以生存的水的来源,最终却导致中上游部分地区,沿江居民反而无水可吃、无水可用。

  辽河:

  产业调整推动治污

  20世纪90年代,辽河被认为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有历史数据显示,每年排入辽河的污水总量高达16.8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约为41.18万吨。根据辽河流域4条干流及其支流的主要检测断面数据显示,全年水质以劣Ⅴ类为主。

  2008年以来,辽宁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达300多亿元,至2012年底辽河流域6条干流和54条主要支流的水质消灭劣Ⅴ类,摘掉了“重度污染”帽子。辽宁省环保厅辽河流域水污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陶宝库称:“辽河真正能治好,还是靠产业。”河流治理更深层次的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的规划,是坚持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果。

  当地环保官员认为,无论从环保还是经济的角度,都应该关闭经济贡献小、污染排放大的造纸企业。因为企业交的税收根本不抵地方政府针对企业的治污投入。

  长江:

  南水北调难在运营管理

  长江流域的调查重点仍是南水北调,2013年12月8日,建设11年之久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获得批复正式通水,但工程背后的水价和运营管理体制仍然是要继续解决的最大矛盾。

  东线总投资近500亿元,设计年抽江水量87.7亿立方米,供水范围涉及江苏、安徽、山东3省的71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约1亿人。

  山东省南水北调办宣传处处长杨建伟表示,目前,水价和管理体制仍然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国家还在制定中。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野曾指出,东线运营管理机构组建涉及苏鲁两省,纵跨多个流域,关系复杂,协调难度大。要立足大局,加强沟通理解,互相支持配合,群策群力。

  黄河:

  过度开发引来“抢水”之战

  黄河流域调查的主题是“抢水”。流域内各城市“抢水”的背后,实际上是水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制衡。

  同时,目前黄河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经高达70%以上,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可允许开发利用的40%的警戒率。最新水资源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的黄河天然河川径流量已经由20年前的580亿立方米,下降为535亿立方米。

  虽然可供利用的黄河水在减少,但黄河沿河城市对水的渴求却比以往更加强烈。曾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多年的现任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多次呼吁,被过度开发的黄河流域,正在显现出黄河河源草场退化、土壤沙化,甚至部分湿地萎缩,局部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后果,而一些原本依赖黄河水种植水稻的乡镇,传统的农作物水稻正在消失。

  汉江:

  取水不能忘了“掘井人”

  汉江流域调查的重点,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这一工程将从秦岭南麓发源的汉江取水,在鄂西北的丹江汇合处的丹江口水库蓄水,最终供应首都北京,计划在2013年汛期结束后通水。但是工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已经带来了影响,而“生态补偿机制”迟迟未批。

  早在2006年,湖北省就向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报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中下游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其中认为:调水将对汉江及汉江平原产生影响,需要考虑生态补偿。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亲尊文认为,“从理论上讲,生态补偿采取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智力补偿和项目补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丹江口库区和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协调发展。”

  珠江:

  治理仍需下功夫

  在珠江流域的调查中,发现珠江口海域的污染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富营养化是珠江口海域海水水质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东省开始斥巨资进行治理,但至今效果仍然不理想。

  珠江径流入海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汞、石油、无机氮、无机磷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工业废水直接排海, 另一方面是生活污水和海上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

  因此,针对陆源排污,政府仍在不断下功夫。2009年,广东省财政将海洋环境保护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从2009年~2013年共安排资金31.77亿元,其中27亿元用于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向海洋排放污水。

  声音

  企业上市核查 严设环保门槛

  针对七大流域困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建议,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解决资源低价和环境廉价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排污企业违法成本,并在企业上市核查中设置环保门槛。

  关于水环境问题的成因,杨朝飞认为,因为水环境问题成因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多样性等特点,从世界范围看,有几个方面在中国表现得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的方式比较粗放;环境法制体系不够健全;监管的体制机制尚不顺畅;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够充分;公民环境意识不高;科技水平还整体落后。

  对此,杨朝飞建议,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转变政府职能,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强化环境法制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解决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的问题;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公开环境信息,建立环境民主协商机制;鼓励技术创新,推广适用的环保技术,包括推动污水治理、污水多元化利用等。

  针对环境违法成本偏低的问题,杨朝飞认为,从立法角度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数赔偿环境损害、要求与环境有关的税费标准要高于企业的治污成本、没收排污企业的非法所得、严惩主观故意的违法行为、实行对单位和个人的双罚制。

  杨朝飞强调,除了提高排污企业违法成本,金融政策也将是今后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的一个重点。如环保工作做得不好、排放不达标就不允许上市,在企业上市核查中设置环保门槛,也不失为一个有效方法。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