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延津:黄河故道变身麦海绿洲(2)

2014年04月23日 10:2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北宋时期,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五月,河大决滑州、韩村,是夏及秋酸枣等邑河水害民田。《卫辉府志》:“宋太平兴国八年,河决滑州韩村”(延津、胙城、韩村当时归滑州)。

  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河溢卫州,自王供埽至汲、怀州等处,胙于是时宜无河,县(胙城县)圮于河。这次河决使黄河开始由北向西南移动,使黄河在延津境内又一次大改道。

  在与黄河的斗争中,人民群众对治理与利用黄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王安石根据民意报请皇帝批准令“淤田司引河水淤酸枣、阳武县田,役民夫四、五万人。”这是延津境内引黄淤田变害为利的开始。

  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河决原武王村,流分三支。南面一支在延津西分流,经太行堤南约二十余里,这是黄河在延津境内第三次改道。

  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十二月,卫州胙城县河水泛溢,民受其害。这两次河患造成的灾害无从统计,但从当时府邑官员加强管理,调动大量人力物力修堤筑岸可知灾害之重。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二月,组织四府、十六州、四十四县(包括延津县)之行政官吏代管河防事宜。同时,卫州河平节度使奥敦公修石岸以护堤岸,据史书载:“石岸一般为三层,通高三丈,全由石块砌成。”地点在今延津县榆林乡沙门西冯堤、魏堤附近至今此处仍多石,其石也多为经修整后的方条石。

  由于延津境内及下游大修堤防,黄河决口便由延津及下游卫州、滑州等地改为上游阳武等地。

  遇千灾而不徙历万劫而不泯

  明代以前的黄河,河道紊乱,河患频繁,尤其是元代决溢地点多集中在开封上下。元朝廷为了防止黄河北决冲没运河,多次在北岸修筑大堤,尽量使河水南流,接济徐、淮之间的运河。元朝末年贾鲁治河后(公元1351年)延津境内无河。明初,黄河多次在延津西南一带决口。在北部筑堤防患势在必行,这就为黄河南徙创造了条件。

  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七月河决,其流分为两股,一股从新乡八柳村由故道东经延津、封邱入沙湾;一股从荣泽漫流于原武等地。“”这次河决使黄河复经延津。

  时隔十四年后,至天顺癸未年间(公元1463年),黄河从延津南移五十里到余家店,河移之后境内土地尽呈沙碱、四野多为不毛之地。这次河徙后,黄河在延津境内又一次绝流,而且时间长达十五年。到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河决延津奡村泛七十余里,这次河决使黄河最后一次流经延津,且时间较短。到第二年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黄河再次徙迁于县南,从此结束了黄河流经延津的历史。

  黄河南徙后,故道由西南而东北贯穿全境,古河槽地势低洼,由于雨水冲刷、自然排水和人工治理成为今日上游的大沙河和下游的柳青河。河槽西边是黄河水携带黄土高原的泥土在这里长年淤积而成的高滩区,河槽以东是古黄河泛滥区。这里遗沙铺地,由于风力搬运,沙丘、沙垅连绵不断,天长日久形成岗坡洼相间的地貌和沙碱相伴的地质条件。由此这里形成“黄沙裸露地不毛,洼地棵草多虫鸟,河槽积水湿地广,茫茫故道人罕到””的荒凉景象。

  从禹(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治河起,到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止,在三十多个世纪中,黄河除短暂的绝流和改道外绝大部分时间流经延津。即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第一次河徙算起黄河流经延津已有22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发生在延津境内的河决、河溢达25次之多。

  1942年夏至1943年春,粮田绝收,旱蝗两灾袭击河南省内110座县城,茫茫中原,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据史书载,千万饥民饿死300万。地处豫北的延津是1942年大饥荒重灾区之一。

  流动的沙丘、盐碱、涝洼是黄河故道的地理特征,人民在灾荒饥饿中苦撑。黄河故道就是一个故道人的身躯,在这个躯体里隐藏着多少无奈、多少沉重,又有多少梦想。生死关头,生命的希望滋生,掀起了震撼寰宇的绿色革命。黄河的风格渗透在延津人的血液里,这里民风质朴,性格强悍。黄河故道像一位巨人在风沙、贫困中毅然站立起来,向世人展现他的顽强、勇敢和壮美。

  在与黄河的斗争中,质朴的延津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遇千灾而不徙,历万劫而不泯”,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勇敢的面对着各种灾害。在他们手中,昔日的黄河故道,现已成为麦海绿洲。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