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最严环保法能否让居民不再下跪

2014年04月28日 10:55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0)

  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环保法修订案。这部法律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4月25日,在江苏淮安的政风热线活动直播现场,居民陈女士向淮安市环保局局长送上了一瓶发绿发臭的柴米河污水,当场下跪,求环保局长治治河水污染。

  一“跪”之重,背后是备受水污染折磨的居民的愤懑、无奈与心酸。中国人历来讲求“跪天跪地跪父母”,随着时代发展,天地父母都极少有人跪了,若不是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诉求长期被置之不理,相信没有谁愿意当众采取这种丧失尊严的举动。“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明年1月起才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究竟有多严,不仅是看它的条文,而是看它的处罚力度、约束效果、执法情况,更要看它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坚强后盾,支持人们挺直腰板为环境维权。

  现行《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通过的,迄今已经25年。如果没记错,那时候天还是很蓝,大部分河流颜色也基本正常。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不是一天两天被搞灰的,河水不是一天两天被搞臭的,环境欠账不是一年两年累积起来的,很多目前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也解决不了的环境问题,那时候就已然存在或初现端倪。虽然现行的环保法带有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行政管理色彩,不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但25年来,如果这部渐渐滞后于时代的法律能得到严格执行,淮安居民也不至于落到只有靠下跪来传达民意的境地。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请环保局长喝一口污染河水……近年来民众各种“出位”的维权举动,正是因为通过“正当”渠道,始终未能保护好与我们休戚相关的空气和水源的结果。

  有参与环保法修订的政协委员认为,当前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是因为立法、执法存在三个“不”:不严、不强、不透明。所谓“不严”,即法律本身不严,执法更不严。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意见最多、最大的问题之一。“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出台前,环境保护也并非处在法律真空状态,为什么这么多显而易见的环境问题被视而不见,为什么一边高喊着“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边走着这条老路,为什么各地多年来划定了各种“红线”却屡屡被“冲线”,根本原因就是法律没能真正成为保护环境的利器,在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博弈中始终落在下风,一退再退,直到退无可退。由此可见,再好的法律,再严格的法律,脱离了严格执法,同样是木无本、水无源。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参与世界地球日活动,也是20多年过去了。一年又一年,地球日的主题从认识地球到善待地球再到珍惜地球,其背景是人类日趋逼仄与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法律的腰杆能不能硬起来,已经不是慢吞吞地继续讨论要环境还是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和存亡绝续的紧迫问题。

  为了让环保法不再沦为纸上条文,刚刚通过的修订案新增了一系列“上不封顶”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详细罗列了环保官员不作为的九种情况等,是为了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通过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为人民群众监督政府与污染责任人提供制度渠道,是为了鼓励更多公民自觉参与到环保事业中。这部最严环保法,能否改变环保执法疲软的问题,缓解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恐惧、忧虑和不信任感,人民群众是看得见的。

  究竟有多严,时间来检验。让公众有尊严地维权,应当是一个最基本要求。(付勤)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