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决水土污染要动真格了

2014年04月28日 11:23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最近,国土资源部等公布了两份水土资源报告,全国人大也在上周通过修订《环境保护法》,可以判断,和大气雾霾治理一样,更隐蔽的土壤和水资源治理,也到了出实招、动真格的时候。

  让公众知晓水土污染状况,可视为凝结共识、形成合力的第一步。4月22日,国土资源部公布《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3年中国水质较差和极差的监测点占总数的比例将近五分之三,达到59.6%。比2012年的比例57.4%有小幅上升。而水质优良的监测点占总数的比例仅略高于10%。

  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

  这一调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土壤进行大规模的普查,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大体而言,我国土壤总点位超标率为16.1%,轻微污染点位占比较大,为11.2%,另外轻、中和重度污染土壤点位比例分别为2.3%、1.5%和1.1%。

  两份报告的公布,引起舆论高度关注。论者主要集中于两个角度,一是对政府公布数据表示欢迎。二是对污染现状揪心,对治理难度忧心。

  大面积水土资源污染,是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在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也埋下污染大国的隐患。

  治理污染,说了很多年,但效果不彰,甚至污染越演越烈,原因繁多。其中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不好平衡,在首重发展速度的大环境里,理念、法制、治理机制等都落后于现实。

  时至今日,全国大面积雾霾,空气污染已经凸显在人们面前,政府一再表态要限时治理。而食品安全等生存环境恶化问题,进一步触动人们对水土污染的神经,加快加大力度治理生存环境,从普通民众到政府,社会各个层面达成共识顺理成章。

  30多年的高速发展模式,已经让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众难以承受。贫富差距、就业、就医、读书等还是社会问题,空气、土壤、水等基本生存资源的污染,是社会任何层面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去GDP化,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等更需要环境保护的硬指标。

  治理空气、水土将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但预防污染进一步扩大,再寻求治理,缩小污染规模,应该是比较现实的思路。现在,政府首次公布摸底情况,全国人大再通过25年来环境保护法的首次重大修订,对污染企业实施更严厉的惩治措施等,只是开始动真格的第一步。未来,寻找合理机制,调动社会广泛参与治污,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将给环保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其中明确提出重点支持的领域,就包括推进重大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产业化,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研发创新,加快中西部铁路、清洁能源等重点工程建设等。

  可以确定,从公布情况让公民知晓,修订完善环保法,到激励环保产业发展,中国在污染治理上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