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污染”猛于虎 治理需“武松”精神

2014年05月08日 11:06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据媒体报道,我国相关机构统计发现:

  我国2 .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近10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高发,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

  从2014年1月至今,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全国范围内媒体曝光的自来水异味事件已达10多起。

  世界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

  这些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让人不寒而栗。我国水污染形势严峻,已然慢慢侵吞人们的健康防线。虽然水污染防治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然而,水污染依旧春风吹又生,现状仍未扭转。面对杀伤力远超猛虎巨兽的水污染,治理势必要告别隔靴搔痒的小打小闹,要拿出“武松打虎”的精神和魄力,将污染“毒瘤”连根拔起。

  总结近10年来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分布图如下:

  从我国历年来发生的水污染事件中不难看出,造成严重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即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包括农田施用化肥、农药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氮、磷等污染。从水污染事件的分布情况来看,水污染高发区基本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总结10年来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现,工业污水是水污染事件的主要诱发因素,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污染事件相对发生率较低。但几种水污染都严重威胁着饮水安全,成为影响水质的安全隐患。

  污染猛于虎三招侵吞“健康水”

  招式一:工业污染来势汹汹花样多

  违规操作酿苦果

  2004年,沱江“3.20”特大水污染事故。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致使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百姓陷入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川化股份公司在对其日产1000吨合成氨及氨加工装置进行增产技术改造时,在未报经省环保局试生产批复的情况下,擅自对该技改工程投料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致使含大量氨氮的工艺冷凝液(氨氮含量在每升1000毫克以上)外排出厂流入沱江。

  工业污水肆意排放

  2006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岳阳县城饮用水源地新墙河发生水污染事件,砷超标10倍左右,8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和影响。

  最终经核查发现,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河流上游3家化工厂的工业污水日常性排放,致使大量高浓度含砷废水流入新墙河。

  2007贵州独山县重大水污染事件。2007年12月由于饮用了受污染的河水,都柳江下游部分民众出现轻度砷中毒病人十三例,亚急性砷中毒病人四例。

  事故原因,瑞丰公司擅自将国家明令淘汰、闲置近两年的落后硫酸生产线投入生产。在当地环保部门明令停产的情况下,该企业仍私自开工,生产过程中将一千九百吨含砷废水直接排入都柳江。

  2013年广西贺江水污染事件。2013年7月1日至5日,贺江贺街至合面狮水域陆续出现死鱼现象。经广西环保厅检测,在贺州市与广东省交界断面扶隆监测点水质镉超标1.9倍,铊超标2.14倍。导致西江水质受到威胁,下游贺州市信都镇、广东肇庆等地存在饮用水安全隐患。

  经调查,导致此次事件发生的污染源是位于贺江支流马尾河流域的多家铅、锌、锡采选企业及非法生产窝点,这些企业设施简陋落后,无污染防治设施,生产原料、废渣随意堆放,选矿废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013年杭州自来水异味频现事件。从2013年12月开始,杭州不断有市民反映自来水有“塑料味”。

  异味水水样经过多轮专家综合论证,基本认定引起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事故发生后浙江省积极开展排查工作,其中涉嫌环境犯罪企业的15家企业被移送至公安部门。

  脆弱管道屡污染屡泄露

  2009中石油渭河污染。2009年12月30日,陕西省华县中石油地下输油管道发生泄漏,在渭河形成污染带进入黄河,黄河河南巩义大桥以西的地区,监测值已超标。黄河水在河南省共经过八个城市,其中,郑州,开封都以黄河水为饮用水源。

  2012年山西长治苯胺泄露污染河流。2012年12月31日7时40分,长治发生苯胺泄露河流污染事件。事故造成山西沿途80公里河道停止人畜饮用自然水,河北邯郸因上游来水被污染,致使大面积停水。受此事件的影响,红旗渠等部分水体有苯胺、挥发酚等因子检出和超标,安阳市住建等部门采取了切断水源,暂停沿途人畜饮水等措施加以应对。

  事故原因是位于长治市潞城市境内的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输送软管破裂导致苯胺泄漏,泄漏苯胺随河水流出省外,致漳河流域水源被污染。

  2013年青岛中石化原油泄漏事件。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交会处的中石化管道公司输油管线破裂,原油泄漏,部分原油漏入市政排水暗渠并发生爆燃。青岛市环保局发布消息称,距离岸边50米、100米、300米、600米的海域均不同程度地超过海水水质标准,胶州湾海域被油膜覆盖的区域存在局部污染。

  2014年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4月11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中苯含量严重超标。事故导致兰州市西固区已停水,引发兰州市民恐慌,疯狂抢购矿泉水。

  4月13日,有关方面公布调查结果,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的管道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最终造成了兰州自来水苯超标。

  招式二:生活污水污染细无声

  2013年北京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附近的南沙河中出现大量死鱼。2013年5月7日,北京市民反映,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附近的南沙河中出现大量死鱼,河水明显发臭。海淀区河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附近农家乐和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流入河道,水质不适合鱼类生存。

  2013年湖北宜昌河流污染。2013年2月16日,湖北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太平村、石堰村、偏岩村村庄,居民将各种垃圾倾倒在河流岸边或者溪沟里,造成水污染,令人触目惊心。尽管如此,当地部分居民仍在河水中洗衣。夏季洪水时,这些垃圾将被冲洗进入长江。

  2013年河南练江河遭污染,变成酱油河。2013年4月8日,群众反映河南省驻马店市练江河被严重污染,当地人称其为“酱油河”。

  当地环保执法人员介绍说,练江河周边的造纸厂虽已取缔多年,但由于受历史造纸废水影响,其河道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导致河底淤泥比较深。加上目前驻马店市污水管网不完善,练江河上游有生活污水直排口,这也是加剧练江河流域污染的原因之一。

  招式三:面源污染间接作用威力大

  大量有毒农药威胁地下水安全

  2013年山东潍坊用神龙丹剧毒农药种植生姜,或污染地下水。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田地里随处可见剧毒农药神农丹包装袋,当地农民多年使用神农丹。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周志强教授表示,滥用神农丹会造成生姜中农药残留超标,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农民种姜时使用神农丹,通过不断浇水灌溉,会使得大量的农药成分溶解到地下水中,污染水源。

  农田化肥施用影响饮水安全

  2014年武汉自来水氨氮超标。4月23日晚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发布消息称,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现氨氮超标。受此影响,当晚汉江武汉段两大水厂均已紧急停产,全市260平方公里面积停止供水,30多万居民、数百家食品加工企业用水受影响。

  武汉市环保局称,此次水质氨氮含量超标是上游雨水较大,春耕农作物大量施肥,生活污水及农田中的氨氮污染物冲入汉江中造成。

  水土流失间接导致水污染

  2011年涪江污染事故。2011年7月21日凌晨2时左右,四川松潘县小河乡境内突发强降雨,山洪泥石流造成四川岷江电解锰厂渣场挡坝部分损毁,泥石流卷走部分矿渣,冲入河道造成涪江污染。

  治污要有“武松打虎”的魄力

  有专家坦言,中国的水污染问题比大气污染更严重,一定还会有极端的水污染事故出现。其实,有关水污染防治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治污的口号也越喊越响亮。然而,屡屡上演的污染事故并未因此而停止,这可能与监管不严、处罚力度不够等因素直接相关。面对严峻水污染现状,政府亟需拿出武松打虎的魄力和决心,重典治污必须对症下药,才能使水污染防治真正发挥作用。

  兰州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兰州市政府承认对供水企业监管不力,监管不力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教授也曾表示,水资源监管体制不畅,监管机构间职责不明,是造成城市“水危机”的重要原因。应建立健全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鼓励公众监督,对于监管部门出现的管理不到位,或不作为的行为,应给予必要惩戒。

  “‘违法成本低’是我国环保法律法规长期存在的痼疾。”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曾表示。加大对污染主体的惩罚力度,增加环境污染成本,是防治污染的又一有效手段。新环保法就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污,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这一处罚,上不封顶,将极大地提高违法成本。在此基础上,新环保法也规定了对环保部门自身的严厉行政问责措施,从法律角度规范了有关部门的责任。

  今天严峻的水污染形势,政府的责任不可推卸。说到底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应倒逼政府部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唯有升级思路、刷新理念、提高行动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拿出打“虎”的决心,才能化解乃至避免类似的水危机出现。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民众也起到关键作用,企业要严于律己,民众要提高环保意识。水污染防治,需要人人参与环境保护,政府、企业、个人一个都不能少。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