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改善城市供水安全脆弱状况 需寻找备用水源地

2014年05月14日 14:36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改善城市供水安全脆弱状况,需要改变单一水源供水方式,构建多个水源联网的格局

   建设备用水源涉及总体规划设计、居民及污染企业动迁、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等很多方面,需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既要加快备用水源地的建设,更不能放松对在用水源地的保护,这样才能更好保证城市的饮水安全

  从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到武汉自来水氨氮超标,城市水污染事件在4月份密集发生,加重了人们对饮水安全的忧虑。“近年来城市水质事故呈现上升趋势,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高峰期,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水危机频发。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造成当地取水、用水、排污量大大增加,城市用水不堪重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认为。

  改善城市供水安全脆弱状况,除了做好水源地保护、管住供水管网、提升供水服务等之外,更需改变一个水系、一个水库、一条河道的单一水源供水方式,构建多个水源联网的格局。

  “在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下,单一水源的供水方式对城市水安全构成了极大风险。”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郑丙辉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付青也表示,“为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和社会稳定,应建设备用水源以保证应急期间的正常供水。”

  对于建设备用水源地的政策要求,从事水环境研究已经20多年的郑丙辉说,“《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提出,要以现有水源地改扩建工程为主,采取挖潜改造与新水源建设相结合,建设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工程。”

  近年来,我国建设备用水源地的步伐不断加快。2010年,全国31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建设备用水源的只有216个城市,2011年增加到231个,2012年达到248个。“淄博的水源地和兰州水源地一样,都位于石化企业密集分布区域。近年来,环保部门通过约谈等方式,督促当地政府防范风险,建设太河水库水源地,目前新水源地已经开工建设。”郑丙辉说。曾深受太湖蓝藻事件之苦的无锡,已经率先形成了太湖、长江“双源供水、管网互通、双重保险”的格局。重庆水源也形成了嘉陵江、长江的“两江互济”格局。北京的水源地则更为多元,既有密云水库等地表水,也有深层地下水,今年还将迎来北调来的“南水”。

  有了风险防范意识,找到水质好、水量足、位置近的备用水源也并不容易。这也是城市备用水源地迟迟难以建立的主要原因。应该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水环境质量在逐步改善,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是也有一些在用水源地的水量和水质下降。这让找到优质的备用水源地变得难上加难。“一些在用水源地由于水质不达标而被废弃,例如受气候变化影响,广东中山由于水源地中氯离子增多,正想方设法重新寻找水源地。”王浩说。

  即便找到了符合标准的好水,备用水源地的建立也并非易事。距离过远使得建设工程投资过高,维护管理难度更大。对一个城市来说,建设备用水源涉及总体规划设计、居民及污染企业的动迁、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等很多方面,需要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兰州第二水源地难以建立,正是因为卡在了投资上。拟选址的刘家峡水库引水前期工程原定于今年3月动工,但因为投资巨大被暂时搁置。南京早就计划将石臼湖和金牛湖建成备用水源地,但因为距离过远,迟迟没有开工。

  “一些距离城市较近的尚未开发的水源地,因为土地增值等原因先后转为城市建设用地,这使得水源地只能到更远地方寻找。”王浩说,“为保护水质,水源地附近通常不允许使用化肥农药,开办养殖场、矿山等工业,其周边经济发展较缓慢,需要给予附近居民生态补偿,这方面的成本也不可忽视。”

  当前,既要加快备用水源地的建设,更不能放松对在用水源地的保护,这样才能更好保证城市的饮水安全。采访中,多位专家强调这一观点。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质量正在逐步改善,但是水源地保护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加强水源地保护,我国提出了生态良好湖泊优先保护的治理新思路,不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郑丙辉说,“最近中央财政拨款近43亿元,用于优先保护的15个湖泊,这其中汾河水库、大伙房水源地保护区、千岛湖等11个都是水源地。”

  “加强水源地保护,尤其要注重预防面源污染,尽量少使用化肥、农药等,远离垃圾场、化工厂等重大污染源。”王浩建议,对于河流型水源地应注意保证上游来水的清洁,上下游协同治污;以地下水为水源地的城市,生活用水可优先选用地下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则要尽可能使用地表水。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