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远离城市看海现象 城镇规划是关键

2014年05月21日 11:09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5月11日,深圳遭遇2008年以来的最强暴雨,再次引发人们对城镇化与气象防灾减灾的关注。5月15日下午,中国气象局组织相关专家畅谈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天气气侯的影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认为城市发展匹配度不够、“重地上忽略地下”是造成近年来“看海”现象增多的首要原因,以此次深圳暴雨为例,他表示:“我们比较关注地面地表上的房子,对地下的设施重视不够。在建设上,城市地表土地开发很快,市政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本来我们希望让基础设施下面的排水管道做的适度超前,深圳过去规划有一个安全系数是1.5%,就是说如果城市规模是1,希望安全系数达到1.5,但是现在我们建筑量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当初的预想,匹配表现脆弱。”

  除发展匹配度外,李迅认为建设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最近国际上倡导低影响开发模式,尽量减少对原来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比如说水面、湿地、草地,都应该让它透水,提高透水的量,降低用工程排水的量。水利工程有一个径流系数概念,我们将来也会从规划上把径流系数减小。”

  “以前农田可以渗水,现在都变成道路了。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增大,这样的改变也会越积越多,进而引起相应的气象变化。”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所长梁旭东说,“人口的集中同时还会影响大气,人不但排放热量,人类燃烧的矿物燃料也在排放热量,排放同样会给大气带来一些化学变化和物理反应,这些影响都会伴随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明显。”

  李迅认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我们应该提高标准,注重防洪排涝。比如防洪标准,北京、上海城市一般是100年,今后要按照200年的防御设计;排涝过去城市按照3年一遇,像北京,我们把这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 (记者刘晓莹)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