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俄天然气合作背后的三点判断

2014年05月22日 10:4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自1994年起中国就开始和俄罗斯接触希望探讨中俄天然气合作,如今20年过去了,中俄天然气谈判终于告一段落

  自1994年起中国就开始和俄罗斯接触希望探讨中俄天然气合作,如今20年过去了,中俄天然气谈判终于告一段落。在中俄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两国政府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石油和俄气公司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

  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这样一个世纪大单,因暂时没有公布价格(事实上,可能中石油和俄气都不知道具体价格),让对俄罗斯有着深刻屈辱记忆的中国老百姓充满狐疑甚至是焦虑,担心已签署的天然气大单沦为某种形式的“卖国条约”。

  面对普通民众的种种曲解,甚至是误解,以及各路大仙的离奇解读,不由的让我不得不在深夜敲下这篇文章。文章中的三点结论性预判,代表着石油观察网编辑部全体同仁共同思考和碰撞后的劳动成果,并非我个人成果。

  第一,合同签署了,但事情还没结束,具体价格可能还没有确定

  从双方谈判细节上看,中俄谈判人员为了最终敲定合约内容,一直熬夜到凌晨4点(综合俄媒报道可知这一点)。从这一细节可以猜想,双方谈判人员确实受到了双方政治高层的压力,要求谈判必须有个大结果——那就是中俄天然气合作必须启动,以此配合最高层的政治互动。

  大结果敲定,即便价格细节没有敲定,还可以在操作过程中慢慢敲定。事实上,现阶段从技术层面而言,根本没办法马上敲定最终的价格(这里的价格并非具体的价格,而是价格形成机制,即定价公式)。

  为什么现在没办法敲定价格?因为中俄天然气交易牵扯到融资问题。道理很简单,如果中俄之间是简单的买卖关系的话,马上也必须敲定双方的交易价格。但是俄罗斯需要借助中国的钱来开发国内气田,修建天然气管道。简单的买卖关系背后,又牵扯了一层金融关系。

  未来开发俄罗斯国内东部天然气气田和修建管道,总计需要500多亿美金的投资,中国大概出200多亿,俄方大概需要出300多亿。目前,俄罗斯正因乌克兰危机和合并克里米亚而遭受欧美经济制裁。尽管俄气没有失去对欧天然气出口这头“奶牛”,但俄国内外资加速逃离和对外借款难度加大却是不争的事实。

  毕竟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不是高收益项目,俄气公司没有理由自己真金白银地出钱投资,而放弃使用中国提供的低成本融资。

  因此中俄天然气谈判,不光是中石油的事情,事情还牵扯国开行或进出口银行,甚至是几家银行组成银团的事情。

  两层关系交织在一起后,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为了迫使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供气价格,中方准备向俄罗斯支付天然气预付款,或者提供气田开发和管道建设贷款,用资金换资源的方式综合解决从上游开发、管输到贸易的问题。

  从技术细节上看,支付预付款可以使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不增加负债、不承担利息,但在价格方面的优惠会大一些,俄方专家估算为10%至15%;而采用贷款形式的话,价格折扣会小一些,但需要用供应的天然气来支付利息。

  无论是预付款还是贷款,俄方都希望能够更多的利用中方的资金,而更少的承担还款的义务(尽可能的压低贷款利率),但这样一来,中方势必要求更多的价格折扣。这样一来,在没有中资银行现身的情况下,中石油和俄气双方的谈判根本不可能谈出具体价格来!

  试看中俄两国包括国际大牌媒体的报道,谈判双方只见中石油和俄气的身影,而没有国开行或者进出口银行的身影,没有银行的参与,只能说明中俄双方的谈判只是确定了一个结论性的框架。

  回到问题的原点,对于中国而言,现在非常迫切需要俄罗斯的天然气吗?显然不是。以中国的需求而言,对多一个俄罗斯这样的气源地的需求,远大于对俄罗斯天然气本身的需求。

  对于俄罗斯而言,天然气对外管道贸易牵扯到国家核心利益(毕竟这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你看看在乌克兰问题上,使用俄罗斯天然气的德国的态度就知道其中端倪了)。俄罗斯需要和中国的合作来分散风险,但也不急于一时,毕竟不可能为了中国,而损害俄罗斯时下在欧洲天然气贸易中的利益。

  中俄双方都需要天然气合作这一合作的定论,但都不急于马上见到具体的结果,所以中俄天然气合作这个事情真的是只能“且行,且珍惜”了。

  万一在某个环节卡壳,中俄双方还可以继续谈啊,20年都已经等了,还在乎多等几年?

  第二,中俄签署天然气合作是个好事,至少要逼着中国必须要搞能源市场改革了。

  目前,中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带有浓厚的政府管制色彩,无论是上游的天然气生产,还是中游的管道运输、下游的燃气销售等各环节都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价格的最终决定权在政府手里。虽然没有电价那么夸张,但是宗旨是意义的。在产品单位成本的基础上,按照一定加成比例计算确定单位产品利润,再考虑单位产品税金来确定产品价格,这是一种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这种定价方式,比较适合天然气产业及市场发展、发育的早期,没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阶段。现在中俄天然气大单一旦启动,政府最高层面必须考虑要做出改变了。

  目前,中国进口天然气在国内一直按国产气价格进行销售,由于进口气是与国际油价挂钩的,价格较高,往往造成销售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以中亚气为例,中石油每销售一方气,至少要亏损1元,从而形成进口气的巨额亏损。2012年,就亏了419亿元。

  中俄天然气合作真的实行后,每年天然气贸易额高达每年380亿立方米,不知道这笔巨额“体制性亏损”是继续由中石油来扛?还是政府来扛?如果都扛不动,是不是要真的提前考虑天然气市场改革的事情了?是不是顺便把天然气和其他能源产品的价格也一并捋顺呢?毕竟天然气要是真的贵很多,企业和百姓必然还是会选择廉价但是脏的煤炭。不然,届时那么多进口气谁来消化呢?

  第三,俄罗斯东部天然气产能释放,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或将宽松,对中国是有利的。

  中国不管是买俄罗斯或中亚的管道天然气,还是卡塔尔,澳大利亚的液化气,中国始终是一个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的消费国和进口国。对于买家而言,最有利的局面就是市场形成多卖,而且最好是供大于求的局面。

  事实上,中俄天然气合作签署后,俄罗斯必然将启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滨海地区的天然气生产。未来俄东部巨大的资源储量形成巨大产能后,将持续而深刻的影响全球天然气供需市场格局。

  要知道,俄罗斯东部油气资源丰富。东部陆上石油预测储量占俄全国40-50%(200-250亿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诸海有油气前景的大陆架约180万平方公里,可采石油储量63亿吨。东部集中了俄初始天然气资源量的27%以上,约67万多亿立方米。

  按照俄罗斯政府的规划,未来要在俄东部建设四个大型天然气开采中心:萨哈林、雅库茨克、伊尔库茨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中心,未来每年产能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

  这样庞大汹涌的天然气产量如果源源不断流向中国在内的东北亚市场的话,原本想锁定东北亚市场为重点市场的卡塔尔和澳大利亚可能真的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市场定位了。

  总之,从以上三点可能性的结果来判断,中俄天然气合作对于中国而言是有益的。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