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双城记”之芝加哥 武汉 两座湖城的异样轨迹

2014年08月21日 16:56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芝加哥

  面积:芝加哥城市面积5498平方公里,芝加哥大都会面积28163平方公里。

  人口:辖区内人口约290万,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人口超过900万,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

  地理区位:位于伊利诺伊州东北角,美国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为美国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

  别名:风城、百里湖城、摩天大楼的故乡

  如果一座城市拥有一片浩瀚如海的湖,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芝加哥就是这样一座城市,这片海一般的湖就是北美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

  远处,蔚蓝的天空与湛蓝的湖水在天际相接,码头上停靠着数不清的帆船和游艇,湖面上游弋着成群的海鸥和大雁,林立的高楼大厦倒映在湖水中;近处,天鹅在岸边悠闲地觅食,游客纷纷与天鹅合影留念,好一幅人水和谐的景象。

  芝加哥人十分珍视密歇根湖这一天赐的宝贝,而密歇根湖也以自己的博爱,回馈着爱护它的人们。在这里,海的汹涌澎湃与湖的细腻温婉、人类现代文明与原始自然生态,看似矛盾,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在世人眼前。

  百里湖城今犹在

  19世纪末期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芝加哥城市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湖滨地区和芝加哥河两岸布满了铁路、码头、仓库和工厂,废水的直接排放导致密歇根湖和芝加哥河污染严重,芝加哥人改善生活质量的呼声愈来愈高。

  1871年,一场大火使全市1.8万栋建筑化为灰烬,近10万人无家可归,这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芝加哥大火,同时也给芝加哥带来了重新规划和建设的机会。1909年,受芝加哥市政府委托,美国著名规划及建筑师丹尼尔·伯纳姆提出了著名的“芝加哥规划”。这份规划对芝加哥城市面貌的改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注重湖滨地区保护与发展

  伯纳姆的设想是,通过规划将芝加哥建成一座美丽的城市——既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又能使他们充分享受自然景观带来的乐趣。因此,他在规划中颇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公共空间绿地应覆盖整个城市”、“一切从湖滨开始,湖滨属于市民”的理念。

  对密歇根湖湖滨地区的保护与发展是规划中最著名的部分。伯纳姆将湖滨地区从铁路、仓库、工业手中“夺”回来,规划成一系列半岛、沙滩、游乐场、公园等,作为城市的永久公共空间。正是由于其漂亮的湖滨地区规划,使规划在进行投票时,选“Yes”几乎成了必然的选择,他的规划报告甚至被选入当时初级中学的市政课程教科书。

  当然,规划并非没有争议,其在执行过程中也曾遇到过阻力。规划原本是向湖中对称地伸入两处狭长的亲水台,作为城市纪念性建筑和公众活动场地,但是代表政府的码头委员会更倾向于将湖滨地带发展成为商业运输中心,并于1950年将铁路延伸至海军码头的东端。

  随着水运交通量的日益下降以及货物运输对湖水污染的日益加剧,重建海军码头摆上了政府议程。经过几届政府的努力,新建的海军码头于1995年7月正式向公众开放,每年吸引700万人(次)的游客。

  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规划实施

  “芝加哥规划”催生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多与湖滨地区有关。如1919年芝加哥规划委员会通过的《湖滨地区保护大纲》,1970年在芝加哥区划法中增加的新章节——《密歇根湖以及芝加哥湖滨地区保护条例》等。这些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对于湖滨地区的保护与开发起到了主要的指导性作用。

  例如,当地法律明确规定,沿湖1公里宽、60公里长的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的私人用地,不允许做任何商业用途。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滨湖区虽然在不断丰富,但滨湖只建了两类建筑,一是博物馆,二是会展中心。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芝加哥市政府选择的是公众利益优先。

  正是因为有了严格的规划约束,才能看到芝加哥虽然高楼林立,却丝毫不显拥挤局促。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芝加哥湖滨地区不仅成为全市的公共活动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更成为全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和展览会议中心。据当地人介绍,有时候还能看见戴利市长骑着自行车在湖边漫游。

  规划出台后的一百年间,芝加哥又进行了4次规划,但始终坚持1909年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今天看来,伯纳姆的“芝加哥规划”在许多方面并非传说中那般神奇,但规划中有关湖滨地区保护与发展的规定,以及后来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芝加哥乃至美国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武汉

  面积:市域面积849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4。

  人口:截至2012年末,常住人口1012万,户籍人口821万。

  地理区位:位于中国腹地中心,华中地区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及港口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

  别名:江城、百湖之城

  如果一座城市拥有大小湖泊上百个,水域面积占全市市区面积的1/4,湿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0%,又会是怎样的景象?武汉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不过,这些数据还停留在过去。新中国成立之初,武汉中心城区共有127个湖泊,目前已减至38个,平均两年消失3个湖泊。如今的武汉,“百湖之城”已是盛名难副。

  一边是湖泊数量和面积锐减,另一边是城市建设面积因填湖造地而增加。沙湖是武汉市中心城区内第二大湖泊,“金沙豪庭”、“沙湖金港苑”、“梦湖水城”、“水岸星城”……一栋栋湖景房拔地而起,它们因沙湖而建,却也在一点一点地吞噬着沙湖。杨汊湖、范湖等曾经广为市民所知的名字,如今仅仅成为带湖字的符号,出现在公交站牌上。

  百湖之城不复还?

  沙湖,武汉市中心城区内第二大湖泊,被称为武汉市的肾脏。近几年,伴随着武汉长江隧道和沙湖大桥的相继通车,便利的交通让沙湖成为众多房地产商眼中的香饽饽。而沙湖周边湖景房价格也是“涨声一片”,纷纷突破每平米万元大关。不过,随着盘踞沙湖沿岸的商品房一窝蜂地拔地而起,人们对沙湖的未来却是越来越担心。由于持续的填湖,沙湖水域的面积已经比10年前几乎缩小了一半。

  利益驱动导致填湖愈演愈烈

  武汉湖泊数量减少、面积锐减,既有特殊历史背景下围湖造地、围湖养鱼的“历史之殇”,也有因城市建设需要而填湖占湖的“发展之殇”,更有屡禁不止的违法填湖的“现实之殇”。

  “没有一个湖泊是因为自然因素消失的。无论哪一个年代的填湖行为,都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专家的话一针见血。今天,愈演愈烈的填湖造地对武汉湖泊的侵吞和破坏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从人们的需求来说,滨水地区有着更优美宜居的环境,人们喜欢临湖而居,房地产开发商正是抓住人们这一心理,在滨水地区填湖造地盖新房。正是这种破坏性的开发利用,导致武汉的湖泊资源不断萎缩,也把公共资源不断变成少数人享用之物。

  据了解,“百湖之市”武汉已经有20多个涉及湖泊保护的法律法规,为什么刹不住填湖之风呢?

  除利益驱动外,违法成本太低也是导致填湖造地之风愈演愈烈的一个原因。根据《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要想获得填湖所得土地的合法使用权,房地产开发商只需要向有关部门上缴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罚款,再补交相关土地性质变更费用,以及报批手续费用即可。

  武汉本地一位律师曾以后湖为例算了一笔账:后湖地区的拆迁成本为每平方米3000~6000元之间,加上建筑等其他成本,商品房单价最低也在8000元左右;但是围湖建房的成本,即便是加上罚金以及土地改造所追加的建筑成本,每平方米也不会超过3000元。由此看来,填湖造房可以绕开征地费用以及拆迁的麻烦与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重拳出击还湖泊一片清波

  沙湖的规划在《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上显示的是公共绿地,但在现实中却变成了商品房小区,这是为何?武汉市国土资源与规划局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全市要推进城中村改造,如果坚持做绿化,这个城中村改造就没有办法实施了。这样的更改是否合乎法定程序,我们不得而知。

  从2002年的《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到2005年的《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再到2011年的《武汉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不断出台的严厉政策彰显着城市管理者保护湖泊的决心。可为何政策的相继出台依然改变不了湖泊被钢筋水泥吞噬的命运?对此,专家无奈表示:“我们是做了规划,武汉市关于湖泊的规划,湖泊的相应管理办法也已出台,但是规划不是很强有力,让人看了以后,感觉不到这个湖泊动不得。”

  武汉市政府对于湖泊破坏的现状高度重视,已经开始加大保护力度。实施12年的《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今年全面修订,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修改意见。《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日前已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将原来针对违法填湖和环湖违建者1~5万元的处罚标准翻了10倍,最高达到50万元,这一举措在审议中获得肯定。代表们一致同意,“湖泊保护必须严上加严”,“对填湖、污染湖泊者不能‘仁慈’”,不能为填湖“开口子”。

  期待重拳治理之下,“百湖之城”的明天仍是一碧万顷、清波荡漾。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