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超日太阳复产 三企业为其代工

2014年08月28日 11:0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参与互动(0)

  *ST超日(002506.SZ)的破产重组近日已有新的进展。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超日太阳目前不仅已经恢复了自身生产,还已经在潜在重组方的帮助下委托另外三家光伏制造企业为其代工,合约已经签订完成,由潜在重组方结算。

  这三家企业分别为四川的通威太阳能、常州的格林保尔和原无锡尚德子公司德鑫公司。

  此前协鑫集团一直与*ST超日密切接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潜在重组方。

  通威、格林保尔、德鑫参与

  6月26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受理*ST超日重整一案,并指定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担任管理人。

  8月18日,超日太阳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上海奉贤召开,债权人会议上宣布,截至8月15日,已经有2312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申报金额56.93亿元,已经确认债权金额合计42.92亿元。但截至2014年6月26日,超日太阳本部账面资产总额为37亿元,而其中应收账款为19.46亿元,占到资产总额的52.64%。

  超日太阳实质已经资不抵债。

  购买“11超日债”总额超过百万元的徐先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个月由“11超日债”债权人组成的团队与“11超日债” 承销商中信建投证券上海分公司方面取得沟通,在沟通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超日太阳已经在7月底复产,所以目前超日太阳的重组方应该已经确定,而复产所需资金只能由潜在重组方提供。

  徐先生还告诉记者,除了复产所需的资金外,超日太阳的潜在重组方预计会支付70%-80%的“11超日债”本息金额,剩下的20%-30%的本息额,债权人希望通过与中信建投的谈判获得,但到目前为止尚无具体进展。

  而据记者近日了解到的情况,超日太阳已经恢复了其自身的生产,在潜在重组方的帮助下,超日太阳与通威太阳能、常州格林保尔和原无锡尚德子公司德鑫公司签订了代工合同,由这三家企业为超日太阳代工生产电池片,然后再由超日做成组件。

  通威太阳能为四川通威集团旗下企业,此前由于收购了赛维LDK合肥工厂,目前共计拥有2GW电池片产能。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非常看好光伏产业,目前正在谋取扩张。

  格林保尔位于常州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8年开始组建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德鑫公司。根据记者了解的信息,德鑫公司此前就是无锡尚德的P4工厂,其总投资4.5亿元,无锡尚德占40%股份,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无锡新区勘探发展集团将各拥有30%的股份,后两家企业都是无锡国资委旗下整合平台。德鑫公司资产质量非常优良,拥有全自动化生产线。其后顺风光电收购了无锡尚德资产,但其中并不包括该工厂,该工厂目前应该在新区投资公司名下。

  代工费用由潜在重组方结算

  一位接近重组交易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超日已经和上述企业签订了代工协议,上述企业已经开工,但结算是和潜在重组方结算的。

  “由潜在重组方提供原料,由代工方做成电池片,再由超日太阳做成组件,再卖给潜在重组方,就是这样一个链条。”上述接近交易人士告诉记者。

  一位通威内部人士表示,超日太阳自己也有电池片生产线,但是由于电池片的生产线复产比较复杂,时间很长,所以目前超日太阳只是复产了其组件产能。而之所以会选择通威为合作对象,是由于看重通威太阳能拥有巨大的电池片产能(共2GW)。

  根据上述接近交易人士透露,超日太阳的潜在重组方主要是冲着超日太阳的壳资源而来,目前正在和政府谈判。

  8月25日,超日太阳发布公告称,原定于8月27日披露2014年半年度报告,现由于公司尚有部分财务数据仍需进一步整理和确认,预计2014年半年度报告相关工作将延后完成,披露时间变更为2014年8月30日。

  由于超日太阳在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个经审计的会计年度报告显示净利润为负值,超日太阳股票自2014年5月28日起已暂停上市。如果今年继续亏损,有可能被交易所强制退市。所以,今年下半年的业绩关系到超日太阳今年是否能够保壳成功。

  而目前,超日太阳重组重点落在如何处理海外债务和海外电站资产上。一位业内人士在看过超日太阳海外电站资产报告后告诉记者,其海外资产比较优质,收益率高,但关系难以理清。而根据媒体报道,根据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审计报告”, 海外应收账款排名前5家的公司总额超过18亿元,占全部应收账款的78%。但这5家公司竟然全部难以找到踪迹,且虽然注册在海外,但实际控制人多为中国人。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