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管齐下保护“地球之肾”

2014年08月28日 11:17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参与互动(0)

  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但今年初公布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与2003年公布的第一次调查同口径比较,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

  值得注意的是,与第一次调查同口径比较,我国自然湿地面积4667.47万公顷,减少了337.62万公顷。我国湿地保护不仅存在面积减少这一“量”的难题,还面临“质”的挑战。

  相关人士认为,我国湿地面临功能减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湿地保护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我国湿地大面积锐减和破坏,有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因素,其中人类活动占用和改变湿地用途是主要原因。

  据分析,影响我国湿地的主要威胁因子已经从上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时的污染、围垦、非法狩猎三大因子变化为目前的污染、围垦、基建占用、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五大因子,影响频次和影响湿地面积也在增长,这表明湿地资源面临的威胁呈增长态势。

  许多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尚缺乏全国性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这成为我国湿地保护的短板,我国需要尽快制订出台法规,对破坏湿地等做法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破坏湿地的法律震慑力。我国还需要加强基层湿地保护的执法力量,做到“护湿”有力。

  地方政府有发展当地经济的诉求,如果能把湿地保护纳入地方领导的政绩考核指标,可以防止地方因为经济发展而忽视湿地的生态重要性。

  黑龙江省率先在2003年施行地方湿地保护条例,又在今年率先把湿地率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落实了县级政府的湿地保护责任。

  我国的湿地分布广泛,湿地保护不应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提高民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重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评估。

  旭峰许 正周舟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