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市生态天然很脆弱 呵护城市某些野趣需收敛

2014年09月10日 14:19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城市生态天然具有脆弱性。大量人口居于此,钢筋水泥和人工化已改变原有环境循环系统和复原能力。贴沙河蓝藻事件,警示了现代城市公共意识的缺失。呵护城市,某些野趣需收敛。

  说起来,令人有小小的纠结。

  比如,烈日暴晒,热浪滚滚,一头扎进河中,一洗溽暑,岂不快哉?亦或是,闲暇时,静坐河边,一条鱼竿,任时光飘逝、河水东流,不也是件快事吗?

  按说,这些生活方式颇有野趣,也挺健康。特别是,长期“蜗居”都市钢筋水泥中,更是应该常与自然“一亲芳泽”。但令人纠结之处正在于,有些自然不可随便“亲近”。

  最近,杭州的贴沙河,出了问题,被发现漂浮大量蓝藻——一种标示水污染的物质。贴沙河,非一般河,而是自来水备用水源地。执法部门立即行动,很快查出原因:排除企业排污行为,主要是四大因素:温度回升、河水封闭、市民游泳垂钓催生污染和雨水增多带进路面污染。这里面,市民的游泳垂钓是重要原因。游泳固然直接导致污染,而垂钓一方面是诱饵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把环保部门特意放入的大量鱼群钓走后,导致水中营养过剩、水藻类植物难以清理。

  正是面对这样的一起污染事件,我想起了一个问题: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中,一个现代化的公民,是不是该树立起一些明确的公共意识,是不是该收敛收敛某些野趣?实际上,在贴沙河里垂钓和游泳,已经蔚然成风有数载,甚至十数载。在西湖、中东河,这种游泳和偷钓现象也不少。这种流传自前城市化时期的野趣生活,按说并没有错。但问题是,如今这些地带周边的环境、特别是贴沙河本身的功能亦已巨变,这种野趣还要持续到何时呢?

  谈到污染,需要注意一种现象。就污染而言,有的是特定企业的排污;有的是政府唯GDP的冲动;甚至,有的是双方合谋。但是,还有一种污染,不妨称之为“合力型”污染,你找不到特定污染主体和责任主体,但它真实地存在着。比如,一条穿过繁华闹市的河流,一条穿过居民社区的交通要道。住在河边的居民,你扔个垃圾,我洗个拖把,河流就污秽不堪。交通要道上的司机,你一声喇叭我一声喇叭,周边居民就苦不堪言。

  这样的“合力型”污染,很容易成为城市顽症,因为它涉及人的“合力”。这就涉及到现代市民的公共意识和公共担当。比如说,贴沙河的长期偷钓和游泳,这显然是现代市民的公共意识问题。而在此之外,还有围绕着贴沙河的生活垃圾问题。为什么雨水增多,就容易出蓝藻?还不是因为河边的生活垃圾太多。而保护我们的水源地,不让垃圾围河,不也是跟每个居民密切相关吗?

  城市,毕竟跟原生态的自然不一样。大量人口聚集于此,大量的钢筋水泥和人工化已改变原有的自然循环系统和复原能力。特别是,中国的城市与其他国家不一样,人口数量根本不是一个等级。中国城市环境更具脆弱性。实际上,我们有切身感受,往往一条河,刚刚疏浚没几天,又开始发臭发黑。这就说明,我们的城市环境,相比野外的自然,更需要温柔呵护。除了政府更严厉更负责的监管,对普通公民而言,恐怕有些野趣就不得不收敛,有些文明意识就不得不坚定地植根于每个现代公民心中。谁让我们选择了城市呢?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