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榆林倒矿者成第一批倒下者 十年财富积累瞬间归零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9月11日 09:0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原标题:榆林倒矿者成第一批倒下者 十年财富积累瞬间归零

  倒矿者先倒下:脆弱的巨人

  “十多年前的陕北,人情浓厚,恐怕少有人会想到,后来会有那么多人因为欠债难还而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去‘跑路’。”榆林一名参与民间借贷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煤炭产业是榆林经济结构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出现危机时,煤老板也成为“倒下”的第一拨人。

  《第一财经日报》在当地多日调查发现,“跑路者”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有明显的不同特点。煤老板是第一拨“跑路者”,但并不是所有煤老板都会“跑路”,最先“跑路”、最多“跑路”的是“倒矿者”,真正开矿采煤的煤老板,留下来经营还债的居多。

  银行农信社曾争着给倒矿者“送钱”

  神木,全国产煤第一县,亦是榆林民间债务危机的风暴眼。这个县曾经到处是煤矿,遍地煤老板。但如今,浮华退去,喧嚣的娱乐场所关门停业,退房潮渐起,烂尾楼高耸,大批煤老板、开发商不知所终。

  “现在神木的煤矿基本都开着,虽然煤价跌得很厉害,但这边都是优质煤,有生产就还有收入,有现金流。”神木当地律师郭湘(化名)对《第一财经日报》称,“真正开矿的人开矿的钱也是借款或者贷款,也不敢停,一旦关停,银行等债主会立刻上门。”

  从资金来源上看,倒矿者和开矿者的资金来源结构一般包括:部分银行贷款、部分民间融资。民间融资又分为股权方式融资和债权方式融资。差别在于,开矿者资金链条相对倒矿者要短一些,且开矿者可以有稳定的现金流偿还利息。

  目前榆林各家银行对煤炭企业的贷款都很谨慎,特别是对民营煤矿企业基本是“只收不贷”。但是银行对煤炭企业或者说对倒矿者的态度并非一直如此。

  当地一名国有银行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回忆称,在2008年至2011年这段时间,银行对煤老板积极主动。当时由于国有银行审批流程较长,而农村信用社贷款手续简单,审批更快,导致当时一段时间国有银行竞争不过农村信用社。

  “当时炒矿的时候,煤矿上午叫价1亿,下午就可能涨到2亿。”上述银行业人士分析称,这时候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到钱,谁就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赚取巨大的价差。

  他说,由于农村信用社在下面县里,离矿山更近,当地老百姓更加信任农村信用社,以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办理手续较为简单,这些因素都导致在那场躁动的炒作大潮中,农村信用社卷入得更快、更深。

  民间融资更受青睐

  但对民营煤矿以及倒矿者而言,银行贷款手续复杂,他们更多地还是选择民间融资。

  首先,民间融资手续简单。当地多名投资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2005年前后至2011年这段时间里,跟朋友拆借一两个亿的资金,连借条都不用写,打个电话款项就能很快直接到账。这种资金腾挪多是用作“过桥资金”。

  比如一名煤老板花费1500万用作购买煤矿的定金,煤矿的相关证件等材料拿到以后,就去银行办理贷款手续。银行贷款批准之后,他就可以拿银行的相关批准证明去民间融资,等贷款发下来之后再还给民间资金方。虽然民间资金的利息很贵,但是在炒矿潮正热时,时间才是最贵的。

  其次,民间出借资金意愿强烈。陕北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人情浓厚,风俗淳朴,亲朋好友之间的民间借款古已有之,只不过那时候多为无息借款。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借贷,是随着21世纪初的煤炭经济起飞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