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组合拳”护航《环保法》落实 四配套文件预计年内印发 查看下一页

2014年10月22日 14:19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记者姚伊乐

  “还有不到3个月,新修订的《环保法》就要正式实施。”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处罚处处长姬钢日前表示,相关配套办法、细则等制定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

  据了解,这些配套措施有54项之多,由环境保护部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制定,发布实施后,将共同形成一套有力的“组合拳”,最大限度确保新修订的《环保法》落实到位。

  “作为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新修订的《环保法》是一项综合性的法律。”参与相关措施制定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竺效说,法律条文主要做框架性、原则性的规定,执行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符合实际、程序完备、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保证其落实到位。

  目前,《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4个配套文件已经基本制定完成,进入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预计年内正式印发实施。

  《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

  “按日计罚”如何计?怎么罚?

  新修订的《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其中突出的一款即是“按日计罚”。这一条款也是在审议过程中备受关注、几经争议的条款。

  取消“限期治理”表述

  “按日计罚正式写入《环保法》,标志着以往‘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时代已经结束。”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胡静表示,从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九条的内容看,没有了“限期治理”的表述,这是新法的一大特点。

  “按日连续处罚是项全新的制度,我国大部分环保部门对此尚不熟悉。”姬钢表示,为规范指导全国环保部门及执法人员有序开展按日连续处罚工作,贯彻新法的规定,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实施办法。

  针对“拒不改正者”

  目前公布的《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共计5章17条,包括总则、适用范围、实施程序、计罚方式、附则等,主要规定了按日计罚的适用条件、实施程序、计罚期限、处罚金额和处罚次数及相关名词解释。

  “罚不是目的,是为了引导和督促排污者及时改正违法行为。”竺效说,这一点在《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总则中已经明确,“罚教结合”,违法排污企业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对于拒不改正者,才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这一办法中明确了适用按日连续处罚的8种行为以及实施程序。

  在30日内的任一天复查

  与之前“限期治理”不同的是,新的办法中对于复查的期限更为模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送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组织对排污者环境违法排污行为的改正情况实施复查。”

  “环保部门可能在30日内的任何一天进行复查。”姬钢表示,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投机取巧的风险成本。如果查实企业没有按要求整改到位,即可按照法律规定,从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送达排污者之日的次日起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复查之日止,按照原处罚额度进行连续处罚。

  “对于那些想通过缴罚款代替污染治理的企业,或者有投机思想的企业,这一条款是个极大的震慑。”竺效说,之前对环境违法企业的罚款上限仅为100万元,松花江污染事件首次对肇事企业开出了最大罚单;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后,可以根据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和损失程度对企业进行一定的处罚,比如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罚款近千万,但对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来说仍不匹配。“按日连续处罚的力度与以往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而且,对于多次复查拒不改正者,按日计罚可以累积执行。与此同时,为了制止违法排污行为,减少污染损害,还可以对相关企业设施实施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

  《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和《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

  比经济处罚更严厉的手段

  “仅有经济处罚,对于某些环境违法行为是不够的。”姬钢表示,诸如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含重金属污染物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对于这些情况,就要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

  此次发布的《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分别列出了6种适用于查封、扣押和9种适用于限产、停产乃至关闭的具体情况。

  查封、扣押适用于较为紧急的情况

  “环境污染事件或违法行为发生,会遇到比较紧急的情况。”胡静说,如果按照一般的调查、处罚程序,耗时较长,比如,对于处罚数额较大的罚单,往往还要做听证,如果被处罚者再申请行政复议乃至进入法律诉讼程序,这一个过程中,很可能发生证据毁损、污染损害扩大等问题。这种情况下,查封、扣押作为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正好弥补了“发现行为、尚未处罚”这一空档。

  “这里依据的是2011年出台的《行政强制法》的内容。”他解释说,行政强制措施有一定的威慑性,排污设施被查封、扣押之后,相应企业的生产随之停顿,适用于较为紧急的情况。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