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秸秆禁烧 用力“堵”更要着力“疏”

2014年11月03日 10:48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张楠

  每到夏收、秋收季节,秸秆禁烧就是个热门话题。

  为了管住秸秆焚烧,很多地方下了很大功夫,有的地方部门分组行动,田间地头蹲守、巡查,还有的地方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巡查。

  尽管如此,秸秆焚烧现象还是屡禁不止,环境保护部公布的10月6日~12日期间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18个省份发现疑似火点达517个。

  遍观各地的秸秆禁烧工作方案不难发现,“疏堵结合”出现频率较高。但真正能在大范围内做到“疏堵结合”的地方却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堵”的力度大,“疏”的力度小。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我们不妨大胆推测一下,“堵”虽然耗时耗力,却是短期的、也是见效最快的方法。而“疏”则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一年两年能做到的,大有功夫在诗外的感觉。比如,建秸秆焚烧发电厂就投资大、周期长。以河北晋州秸秆发电厂为例,电厂总投资2.6亿元,从准备上马到开工建设就用了快两年的时间。

  秸秆烧不烧,关键在于用不用。有人调侃说,领导看的是政治利益,农民看的是经济利益。只要能为秸秆找到出路,让农民觉得有利可图,怎么会烧掉呢?

  “堵”是治标,“疏”是治本。各地要多在“疏”上用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