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国统一碳市有望2016年运行 需建立碳定价机制

2014年11月26日 08:3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每经记者 李彪 发自北京

  我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14年10月,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共完成1375万吨二氧化碳交易,累计成交金额突破了5亿元人民币。

  在发布会上,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还透露,下一步要重点推动立法进程,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同时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行。

  对此,发改委能源中心研究员姜克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试点,碳交易的一些基本模式都已搭建起来。”他说,但是现在需要推动全国碳交易往前走,要考虑到面临的实际困难。

  年底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是国际社会通过市场经济杠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深圳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

  苏伟说,“经过这两到三年的试点工作,7个试点从机制建设、法制建设、规则的建立、平台的建设都已经完成,从去年底开始到今年上半年,已经陆陆续续上线交易,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平稳。”

  苏伟介绍,通过试点,首先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对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通过体制机制的探索,形成了一些规则、制度,也为下一步推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在我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有望在今年底尽早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苏伟说,同时,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行。希望到“十三五”末的时候,能够有相对比较成熟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实际上,在今年9月19日,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解振华谈到7个碳交易试点城市时就曾指出,“现在我们正在总结这些地方的试点经验和做法,准备建立全国的碳市场。”

  迫切需要建立碳定价机制

  相对欧盟等较为成熟的碳交易市场而言,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碳交易市场,姜克隽说,“现在问题看来不是很乐观。”

  虽然从试点来看,碳交易市场的一些基本模式都已搭建完成,但是,如果要在2016年建立全国的碳交易市场的话,还有好几件事情要做,姜克隽介绍,比如说未来是不是能走到欧盟第三阶段的碳交易,也就是要拍卖碳交易份额,以及价格怎么传递,还有数据质量,这几个都是特别核心的问题。

  现实的情况是,到目前为止,7个试点省市虽然在平台搭建、措施制定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经验,但是,在以上三个方面还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进展,与欧盟相比,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3年,欧盟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的碳排放交易,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推进过程中欧盟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我国主要是采取向国外学习的方式,按照此前制定的减排目标:在2005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碳强度要下降40%~45%。

  建立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形势较为紧迫,姜克隽认为,我国需要在“十三五”初期,就采取一个比较好的碳定价机制,来支持2020年目标的实现。

  对于如何做好碳定价机制,姜克隽建议,排放多少的量就要购买多少的份额,不要有免费的量。在价格的传递方面,要把企业额外增加的成本,通过产品的价格传递出去,特别是电价和热价,而且要从国家立法层面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此外,对于数据的质量的采集问题,姜克隽认为,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现在是主推碳交易,当然我们还可以征收碳税,都是碳定价的一种方式,这是很好的可以考虑的选择。”姜克隽说。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