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省西峡既赚真金白银 也保青山绿水

2014年11月27日 16:13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图为五里桥镇丰收在望的猕猴桃。 姚伊乐摄

  ◆本报记者姚伊乐

  对于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是最为理想的发展路径和目标。但也有论调认为,这一愿景“看上去很美”,却难以实现。

  果真如此么?记者不久前走访南水北调沿线,却发现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样本——地处伏牛山区的河南省西峡县。

  西峡山多地少,又处于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的核心区域,既要保水质又要惠民生,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经营?当地政府选择的探索方向是打造精品基地,以标准化生产做大产业品牌,以产业化经营带动产业集群,致力发展精致农业,由此实现涵养青山绿水与民富县强的目标。

  伏牛山中的猕猴桃胜景

  林阴遮道,金风阵阵。走在河南西峡县的乡村公路,似乎走进了猕猴桃的世界。这里的猕猴桃园不是数十亩、数百亩,而是数千亩上万亩连成一片。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从一个镇到另一个镇,数十公里的路途,似乎都是在猕猴桃的廊架下走过。

  “这些果子马上就成熟上市了,你看这果子多大!”走在一片果园中,雷涛随手指着一颗沉甸甸的猕猴桃说,这还得感谢有机肥、农家肥。

  雷涛是西峡县五里桥镇镇长,他告诉记者,五里桥镇有前营、白河、曹岗、黄狮、孔沟、杨岗6个村73个组,共种植猕猴桃13200亩。五里桥也是当地的猕猴桃生态示范区。

  “我们的发展目标分3个阶段,第一期是实现‘万亩园’,就是全镇猕猴桃种植面积超过一万亩,这个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目标是实现‘万元果’,就是亩产效益过万元,目前相差不远了;第三个目标是实现万名游客,形成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雷涛说。

  位于五里桥镇生态示范区核心区域的黄狮村,全村18个村民小组,2620人,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390亩。

  “一亩果园的收入超过了10亩农田。”黄狮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收入高了,村子的建设水平也高了,“我们村子比镇子里住得还舒服。”

  诚然如此。从成片猕猴桃园步入黄狮村,宛然进入了一个城镇社区。草树围拢中的村庄里,广场敞阔,地面整洁,水泥道路两旁绿意葱茏,垃圾箱有序放置,公共卫生间小巧干净。“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的脏乱差现象丝毫不见。

  “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一步一步走。”西峡县副县长王金贵告诉记者,去年年底西峡县启动了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了生态湿地,配备了垃圾箱、收集站,建立了村镇保洁员制度等。

  “我们在探索和试点‘美好村庄’建设,”黄狮村一位村干部表示,修了路,还要把道路两旁建成绿化带,达到小城镇的水平;针对农村以往的脏乱差,他们提出了“五小”整治,包括小门楼、小厕所、小柴堆、小猪舍等,每家每户都参与,“看谁做得最干净、最好看。”

  作为系列改造工程之一,西峡县对房屋换装戴帽,对庭院三改三通(通宽带、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对村庄除脏披绿,对道路硬化插绿,并高标准建设了广场游园,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组也开始涌现。

  “农游一体前景广阔。”雷涛表示,围绕建万亩园、销万吨果、引万名游客的目标,黄狮村建成了示范区标志性名称牌、观光廊道、标准化厕所,修建了黄狮文化广场、游园,筹建了冷库和科研中心、猕猴桃文化长廊,正朝农游一体化方向发展。

  打造“果、药、菌”农业精品基地

  “发展靠积极引导,管理靠技术服务,销售靠市场运作。”王金贵总结了黄狮村猕猴桃种植的一些做法和经验,除了产业清晰规模大,管理规范生态化以外,配套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路网、林网、水网、电网建设,硬化生产道路18公里,绿化环线道路12公里,打机井30眼,修灌溉渠16公里,实施节水灌溉技术1000亩,形成了引水自流灌溉与抽水节水灌溉相结合、田间规范套种与路网、林网相辉映的生产格局。”王金贵告诉记者。

  “十二五”末,黄狮村猕猴桃将全部进入盛果期,预计全村经济效益可达3000万元,人均收入可达万元。

  猕猴桃只是西峡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西峡县委、县政府的目光瞄准的是全面的高效生态农业,要打造‘果、药、菌’三大农业精品基地。”王金贵表示。

  每发展一亩地,县财政补贴500元,制杆拉纤、水利配套、项目分解等优惠政策予以倾斜,种苗上有林业局提供,技术上有政府培训指导……在政府强力扶持下,西峡的“果、药、菌”产业迅速壮大。

  据了解,西峡县以政府信用为基础,在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基础上,将零星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交给企业或种植大户发展果药菌基地,形成“土地银行”,有效破解分散种植与对接大市场的矛盾,营造了一个合法、有序、高效的土地流转平台。

  目前,已有15家企业投资猕猴桃基地建设,与农民共建人工猕猴桃基地1.3万亩,垦复提升野生猕猴桃基地16000亩,新增气调库1.2万吨贮藏能力,总贮藏能力达4.2万吨。沿312国道百公里猕猴桃长廊、沿鹳河百公里香菇标准化长廊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全县猕猴桃人工种植面积达11万亩,野生资源分布面积达40余万亩;香菇产业实现了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

  从“标准化”到“品牌化”

  “农产品不用农药,不施化肥,推广普及秸秆还田、沼渣还田等低碳种植模式,引导农民绿色种植、低碳种植,有效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同时从选种、育苗到贮藏、加工等10多个环节我们全程落实国际标准,并建立可追溯体系,确保‘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王金贵告诉记者。

  目前,西峡果、药、菌生产全部实现标准化流程。

  此外,为了给高效农业提供技术支撑,西峡依托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上海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成立了猕猴桃研究所、食用菌科研中心、名贵中药材开发研究所,给316名农民技术员每人每年颁发600元县政府津贴。同时开辟了以科技专家讲授、农民讲师团辅导、科技带头人示范引导三条标准化科技传输渠道,形成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

  “精心培育产业龙头,着力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把农业改造成能够与国内外大市场相衔接的产业,提升产业化集群引领力,推动农产品就地升值,是西峡县委、县政府做大‘精致农业’的战略选择。”王金贵说。

  围绕“果、药、菌”三大支柱,通过举办国际高层论坛暨产销研见面会、上市交易、举办推介会等多种途径,西峡促进产销衔接、农超对接,推动西峡农产品直通高端市场,精心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上接无公害山茱萸种植基地,中有GMP认证精深加工,下接300家‘仲景大药房’,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打通一、二、三产业,形成中药材产业集群。”王金贵介绍说,依托百公里猕猴桃长廊,新郑好想你枣业公司和华夏联诚集团带动几十家企业从事猕猴桃果汁、果干、果酱、果酒、冻干果粒等精深加工,形成完整的猕猴桃产业集群;同时引进了广东星河科技投资伏牛百菌园项目,推出“菌棒集中加工、基地分散种植、配料集中供应、香菇统一销售”,创造了香菇产业永续发展、升级新模式。

  “精致农业”既保护生态,又改善民生,从目前来看,西峡基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