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缅原油管道月底启用 中石油加速布局西南炼化市场

2015年01月23日 10:5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

  每经记者 师烨东 发自北京

  路透社日前报道,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中石油)的长达2400公里的中缅原油运输管道,将于1月底正式启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安迅思分析师处获得证实,运输能力超2000万吨的中缅原油管道2014年下半年便基本建成。

  中国原油进口有很大的比例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中缅原油管道启用,将成为中国陆上石油进口的新路线,业内认为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中国进口中东石油时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缅原油管道启用,中石油在管道路线上几个规划中的炼厂未来也将逐渐投产,对于炼化产业相对缺乏的西南地区来说,中石油未来将在西南地区“先入为主”,加速布局炼化市场,而西南地区原油供应的紧张情况将得到缓解。

  就管道路线上规划的炼厂何时投产,记者试图向中石油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陆上管道保障原油进口安全/

  中国每年进口的原油多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国内,但该海域海盗猖獗,一直威胁着过往商船。

  近几年,我国石油需求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且需求量的增长主要通过增加原油进口来满足。

  数据显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由2005年的36.69%上升至2013年的57.39%。

  因此,原油进口的安全与多元化在数年前便开始被考虑,而中缅原油管道亦在此背景下筹建。“2200万吨/年的中缅原油管道,在2010年开始开工建设,2014年下半年便已基本建成。”安迅思分析员马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信息显示,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其中原油管道的设计能力为44万桶/天 (2200万吨/年),天然气管道的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年。中缅天然气管道已于2013年7月底开通,并于9月末贯通,随后开始稳定地向云南、贵州、广西等沿线城市供应天然气。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中缅原油管道启用,将有效减少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口原油的风险,“尽管每年2200万吨的运输数量相比海运还不多,但是至少分散了一定的原油进口风险。”

  在安迅思能源分析总监李莉看来,中缅陆路的开通,除了增加安全性,长远来看还可以节约原油进口的运输成本,“中缅线路打通了陆上通道,可以把中东的原油从缅甸的海港上岸,节约运输成本。”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中缅管道的开启,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可以油气管道为纽带,以中国为市场中心,带动东亚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管道的贯通,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也有不小意义。”

  此次原油管道的启用,可能只是中缅陆上运油的开端。“市场是动态的,管道运行经济效益良好的话,中缅管道线路未来可能还会有后续的扩建。”李莉分析称。

  布局西南地区原油供应/

  随着中缅原油管道启用,中石油在管道沿线规划的炼厂也将逐步投产,其在云南的炼厂或将于今年试生产。

  “据了解,昆明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完成了90%,预计将于2015年6月~10月份试车,并于2016年投产。在昆明炼厂投运前,由缅甸输来的原油将储存在原油库里。”马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对于炼厂何时投产,记者向中石油方面求证,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除云南昆明炼厂外,中石油此前计划在中缅原油管道的终点重庆建设千万吨级炼厂,目前正等待相关部门批复。此外,在中缅管道沿线,中石油还规划有四川南充炼厂与彭州石化,意图在西南构建上下游一体化的石化基地。

  李莉认为,南方的炼化市场目前主要由中石化把控,因此中缅管道对于中石油在西南地区的炼化布局意义非凡。“作为输入型区域,近年来,西南地区的原油供应一直相对紧张,没有本地的供应。”李莉进一步分析道,“中缅原油管道投产后,可以为西南地区的炼厂运送足够的原油,对于中石油的炼厂来说,也可减少很多运输成本,将有益于其西南地区炼厂的运营效率与效益。”

  然而,目前国内面临着炼化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亦有业内人士分析,中石油中缅管道路线上的炼厂投产,不仅自身经济效益成疑,亦将加大国内炼化行业的压力。

  对此,林伯强认为,全国的产能过剩并不太影响西南地区的市场,“布局如此之大,中石油显然是经过核算的。虽然油价下跌可能会对其经济性有短暂的影响,但西南地区基本没有原油供应,中石油管道及炼厂的布局未来在西南地区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李莉对此亦持相同态度,“未来几年,中国炼油投资都是放缓的,5年内不需太过担心炼化市场的过剩。市场是在动态变化的,如果未来西南地区需求增长且天然气价格逐渐市场化,这些炼化项目的市场前景会很不错。”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